13薪是什么?别再傻傻分不清年终奖和13薪了!
你有没有在面试时被hr轻描淡写地问一句:“我们有13薪哦,你觉得怎么样?”当时你是不是心里一喜,以为多拿一个月工资稳了?可到了年底,却发现所谓的“13薪”压根没影儿,或者只发了一半?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13薪到底是什么?它和年终奖是一回事吗?公司不发13薪,算不算违法?
先说结论:13薪≠年终奖,也≠法定福利,很多人以为13薪是国家规定的,其实大错特错!它压根儿不是法律强制要求的,而是企业为了吸引人才、增强员工归属感而设置的一种“福利性薪酬”。
那“13薪”到底怎么算?就是你在一年12个月正常发工资的基础上,年底再额外多发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第13个月的薪水,比如你月薪1万,13薪就是再拿1万,总共13万,听起来很美,对吧?
但这里有个关键点:12薪是工资,13薪是“可能有”的奖励,它的发放条件,完全取决于劳动合同、公司制度或口头承诺是否明确写入。
举个例子:
小李入职时,HR说“我们有13薪”,但劳动合同里没写,员工手册也没提,年底公司效益不好,说“今年不发13薪了”,小李能告公司吗?答案是——很难胜诉,因为没有书面约定,13薪就只是“画饼”。
反过来,如果劳动合同里白纸黑字写着:“乙方年薪为13个月工资,第13个月工资于次年1月发放”,那公司不发,就是违约,你可以依法维权。
关键不在“有没有13薪”,而在于“有没有约定”。
很多企业会把13薪和绩效挂钩,比如要求“全年出勤满勤、无重大违纪、考核达标”才能拿,这种也合法,前提是你知情并同意。
还有一种情况更坑:公司把13薪拆成“年终奖”来发,金额一样,但性质完全不同。年终奖是奖励,可多可少甚至可无;13薪如果是约定好的,就具有工资属性,应按时足额支付。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国家不管吗?劳动法难道不保护我们?
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并没有强制规定企业必须发放13薪,工资结构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也就是说,有没有13薪,发多少,怎么发,全看你们当初“约没约好”。
但一旦约好了,它就具备法律效力,如果公司无故克扣或拒不发放,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及可能的经济补偿。
给你的3条实用建议:
- 面试谈薪时,别光听口头承诺,一定要问清楚:“13薪是固定发放吗?有没有条件?写不写进合同?”
- 签合同前,逐字阅读薪酬条款,看到“根据公司经营情况发放”这类模糊表述,就要警惕了。
- 保留证据,HR的聊天记录、offer邮件、员工手册,都是维权的重要依据,别等到年底才后悔没留痕。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六)劳动报酬;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划重点:只要13薪被明确约定为工资组成部分,就受法律保护,企业不得随意取消。
小编总结:
13薪是什么?它是一份期待,更是一份契约,它不是天上掉的馅饼,而是你和公司之间“说到做到”的承诺,别再把它当成理所当然的福利,真正聪明的打工人,会在入职那一刻就把权益“钉”进合同里。口头的13薪是泡沫,写进合同的13薪才是真金白银,下次HR再说“我们有13薪”,你可以微笑着问一句:“能写进合同吗?”——这一句话,可能就决定了你年底是笑还是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