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角利息是多少?听起来像几分钱,其实可能让你背一身债!
“借你钱,1角利息,够意思了吧?”乍一听,1角好像不多,一块钱才十个角,那1角不就是0.1元吗?可实际上,“1角利息”在民间借贷里,根本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今天咱们就来揭开这个“1角”的真实面纱,告诉你它背后藏着多大的坑。
咱们得搞清楚——“1角”在这里不是指人民币单位,而是利率的俗称,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或民间借贷圈子里,人们习惯用“几分”“几厘”“几角”来描述月利率。
- “1分利”通常指月利率1%,也就是年化12%;
- “2分利”就是月利率2%,年化24%;
- “1角利”呢?没错,就是月利率10%!
你没看错,10%的月利息,换算成年利率就是120%!这意味着你借1万元,一个月就要还1000元利息,一年下来光利息就1.2万元,比本金还多!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法律保护的范围。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震惊:“这也太吓人了吧?这种高利贷还能合法吗?”
答案是:不能!而且可能涉嫌违法甚至犯罪。
根据我国《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解释,合法的民间借贷利率是有明确上限的,法律保护的年利率上限是“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以2024年为例,LPR大约在3.45%左右,4倍也就是年化约13.8%,超过这个部分,法院不会支持,借款人有权拒绝支付。
而“1角利息”高达120%的年利率,是法定保护上限的将近9倍!这已经不是高利贷,而是赤裸裸的“砍头息”“套路贷”温床,很多陷入债务泥潭的人,最初就是因为听信了“1角不算高”这种误导性说法,结果利滚利,越还越多,最后倾家荡产。
更可怕的是,有些人还分不清“月息”和“年息”,以为“1角”是年利率10%,结果签了合同才发现是按月计算。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在签任何借款合同前,一定要问清楚:是月利率还是年利率?是单利还是复利?有没有隐形费用?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面临借款,或者有人向你承诺“低息放款”,请务必保持清醒。遇到“几分利”“几角息”这种说法,第一时间要换算成年化利率,记住这个公式:
年利率 = 月利率 × 12
1角”=10%月息 → 10%×12 = 120%年利率。
一旦超过LPR的4倍(目前约13.8%),就属于不受法律保护的高利贷,你可以拒绝支付超出部分,甚至向监管部门举报。
借款一定要签书面合同,明确写清利率、还款方式、期限等关键条款,避免口头约定带来的纠纷,如果对方不肯写清楚,那基本可以判定有问题。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除外。《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小编总结:
“1角利息是多少?”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关乎你钱包的安全。别让一句轻飘飘的“1角”把你拖进债务深渊,真正的合法利息是有边界的,超过LPR四倍的,法律不认,你也无需支付。
借钱不是小事,利率更不是儿戏,搞懂“1角”背后的真相,才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下次再有人跟你说“1角利很便宜”,你可以微微一笑,反问一句:“您这1角,是月息还是年息啊?”——这一问,或许就能救你一命。
懂法,才能避坑;清醒,才能自由。
1角利息是多少?听起来像几分钱,其实可能让你背一身债!,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