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综合> 正文内容

一厘利是多少?听上去很小,可你真懂它的杀伤力吗?

你有没有在借钱的时候,听到对方说:“这利息不高,就一厘利。”然后心里一松,觉得“才一厘,能有多贵?”
可你知道吗?这一厘利,可能正悄悄把你拖进债务的深坑。

咱们就来掰扯清楚:一厘利到底是多少?它到底是“甜头”还是“陷阱”?

一厘利是多少?听上去很小,可你真懂它的杀伤力吗?


一厘利是多少?先搞清“厘”是什么单位

在民间借贷中,大家常说的“一分利”“二分利”“一厘利”,其实是一种口头约定的利率单位,不是银行那种年化利率(比如3.5%),这个“厘”,指的是月利率的千分之一

敲黑板:
👉一厘利 = 月利率0.1%
👉换算成年利率就是 0.1% × 12 = 1.2%

等等,才1.2%?那不是比银行存款利率还低?这不是挺划算的吗?

别急,先别高兴太早,问题就出在这里——很多人搞混了“厘”和“分”!

⚠️ 重点来了:
在民间,“一分利”才是月利率1%,年化就是12%;而“一厘利”是它的十分之一,也就是月0.1%,年1.2%。
但现实中,很多人嘴上说“一厘”,实际收的却是“一分”,甚至更高!
这就是典型的“语言陷阱”——用低单位迷惑你,实际收高利息。


为什么“一厘利”也可能是高利贷?

别被数字骗了。真正的风险,不在于“一厘”本身,而在于约定是否清晰、是否合法、是否有套路。

举个例子:
老张借了10万元,朋友说:“放心,就收你一厘利。”
老张一听,年才1.2%,比存银行还低,立马签字。
可几个月后,对方拿出合同说:“咱说的是一厘利,但这是日息一厘!”
日息0.1%?那年化就是1% × 365 = 36.5%!
这已经远远超过法律保护的利率上限,妥妥的高利贷

关键不是“一厘”,而是“什么周期的一厘”
✅ 月息一厘:合法,低息
❌ 日息一厘:违法,高利贷
⚠️ 没写清楚?那风险全在你身上!


利息怎么算才安全?记住这三点

  1. 必须书面写清利率和计息周期
    不能只说“一厘利”,要明确写成:“月利率0.1%(即一厘),年化利率1.2%”,白纸黑字,避免扯皮。

  2. 超过LPR四倍的部分,法院不支持
    根据最新司法解释,民间借贷利率不能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四倍
    比如2024年LPR是3.45%,四倍就是13.8%。
    超过这个数,你有权不还!

  3. 警惕“砍头息”“服务费”等变相高利
    有些人借10万,先扣1万当“手续费”,实际到手9万,但利息还是按10万算。
    这种“砍头息”是违法的,本金应以实际到账金额为准


建议参考:签合同前,务必问清这三句话

✅ “您说的一厘利,是月息还是日息?”
✅ “能不能写进合同,明确年化利率是多少?”
✅ “除了利息,还有没有其他费用?比如服务费、管理费?”

所有口头承诺都不如白纸黑字可靠。
哪怕对方是亲戚朋友,也要签协议,这不是不信任,而是保护彼此。


相关法条参考(真实有效)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除外

  3.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构成高利转贷罪。


“一厘利是多少”看似是个数学题,实则是一道法律与人性的考题。
它考验的是你是否清楚规则,是否警惕语言陷阱,是否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一厘利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模糊的约定、贪婪的套路和沉默的妥协。
下次再有人跟你说“就收你一厘利”,别急着点头,先问清楚:
👉 是月?是日?
👉 写不写进合同?
👉 到底年化多少?

懂规则的人,才不会被规则吞噬。
钱可以借,情可以讲,但法律的底线,一步都不能退。

—— 你每一次清醒的提问,都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一厘利是多少?听上去很小,可你真懂它的杀伤力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310772.html

标签:法律利率
返回列表

上一篇:农村社保能交15年不交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

一厘利是多少?听上去很小,可你真懂它的杀伤力吗?的相关文章

一毫利息是多少?听上去很小,但你知道它背后的法律意义和真实成本吗?

是多少听上去很小,但知道背后法律意义和实成本

有没有在借条、合同里,或者长辈说“借万,息”时,心里嘀咕过:息到底是多少钱?起来像“毛不拔”“毫”,但其实,这里“毫”形容节俭,而民间对的一种说法,尤其在南方地区,比如广东、福建、浙江带,“分、毫、”常被用来口头约定息,问题来了——是多少?...

网贷逾期和信用卡逾期,哪个对征信的杀伤力更大?

网贷逾期和信用卡逾期,哪个对征信的杀伤力更大?

"王律师,我同时欠了网贷和信用卡,现在实在周转不开,哪个逾期对征信影响更大啊?"这个问题就像问"被刀割和被针扎哪个更疼",答案能出乎你的意料。先说结论:信用卡逾期对征信的杀伤力往往更大。 征信系统对信用卡逾期敏感度更高,因为银行类金融机构数据报送机制更严...

1.95利率是多少?听上去很低,但你真的懂它背后的门道吗?

1.95是多少听上去很低,但你真的懂它背后门道

“贷款率低至1.95%!”?瞬间心跳加速,感觉天掉馅饼了?等等,先别急着心动——95是多少它真的像宣传语说那么香?咱们就来扒扒这个数字背后的真相。 咱们得明确点:95是多少,取决于它是率还率,名义率还实际率,别看这几个字眼,们能让...

4厘年利率是多少?听上去很低,但你真的算清楚了吗?

4是多少听上去很低,但你真的算清楚了

有没有在贷款、理财或者民间借贷时,到过“4厘利息”这样说法?很多一听“4”,第反应:“哇,这么低,划算!”问题,4率到底是多少它真的像表面看起来那么便宜?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容易被误解金融术语。 “”到底什么单位? 首先得搞明白,“”不...

改制是什么意思?听上去很专业,其实和你我息息相关!

改制什么意思?听上去很专业,其实和我息息相关!

有没有在新闻里过“国企改制”“公司改制”“事业单位改制”这些词?总觉得离自己远,像政府和企业之间事?但其实,“改制”这俩字背后,能牵动着千千万万人饭碗、社保、职业发展,甚至整个行业未来走向。 改制什么意思?今天咱们就来掰开揉碎,用大白话讲清楚这个看似高冷法律术语。...

基建是什么意思?听上去很专业,其实和你我生活息息相关!

基建什么意思?听上去很专业,其实和我生活息息相关!

有没有发现,每次新闻里提到“国家投资基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时,总觉得离自己远?好像只政府在修桥铺路、建高铁,跟普通人没啥关系,但其实,“基建”这两个字,早就悄悄渗透进每天生活里——从坐地铁班,到晚在家刷网课,再到周末自驾郊外露营,背后都离不开“基建”支撑。 那到底基建...

标的物是什么意思?听上去很专业,其实和你生活息息相关!

什么意思?听上去很专业,其实和生活息息相关!

有没有在签合同、打官司,或者看房产广告时,突然冒出个词——“标物”?着挺玄乎,觉得像法律圈黑话?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把这层“专业外衣”撕开,用大白话讲清楚:标物到底什么意思? 标物就是一份合同或法律行为中,双方“争”或“要”那个东西,抽象概念,而实实在在对象,比...

存量房是什么意思?听上去很专业,其实和你买房息息相关!

存量房什么意思?听上去很专业,其实和买房息息相关!

有没有在看房时候,到中介或者开发商嘴里蹦出“存量房”这个词,心里愣:这又什么新名词?又要被割韭菜了?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存量房到底什么意思?和新房、二手房有啥区别?更重要的是对咱们普通老百姓买房到底有啥影响? 先说结论:存量房,就已经建好、拿到产权证、但还没被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