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什么是所得税?你真的了解自己每年交的这笔钱吗?

每个月发工资时,工资条上总有一项叫“个人所得税”,金额还不少,但你却从没真正搞清楚——这钱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交?谁该交?交了又有什么用?
咱们就坐下来,像朋友聊天一样,把“所得税”这个看似高冷、实则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法律概念,掰开揉碎,讲个明明白白。


所得税,不是“税种”那么简单

很多人一听“所得税”,第一反应是:“哦,就是工资扣的那部分钱嘛。”
没错,但只说对了一半。

什么是所得税?你真的了解自己每年交的这笔钱吗?

所得税的本质,是对“所得”征税。
什么叫“所得”?简单说,就是你通过劳动、投资、经营等各种方式“赚到的钱”——只要这笔钱属于“净收益”,国家就有权依法征收一部分,用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社会福利等公共事务。

它不是针对某一种收入,而是一类税的统称,在我国,最常见的所得税有两类:

  1. 个人所得税:针对自然人,比如你我这样的打工人、自由职业者、房东、股民等。
  2. 企业所得税:针对公司、企业等法人单位,对企业利润征税。

今天我们重点聊聊个人所得税,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钱袋子”。


谁要交所得税?不是所有人都要!

很多人以为:只要发工资,就一定要交个税。
错!起征点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低收入群体。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每月5000元(即年收入6万元以下基本免税),也就是说,如果你月收入不到5000元,且没有其他额外收入,那你根本不需要交个税。

但注意!这只是“基本减除费用”,还有专项附加扣除可以帮你进一步“减负”:

  • 子女教育(每个孩子每月1000元)
  • 继续教育(每月400元或3600元定额)
  • 大病医疗(年度自付超1.5万元部分可扣)
  • 住房贷款利息(每月1000元)
  • 住房租金(根据城市不同,800-1500元不等)
  • 赡养老人(每月2000元,独生子女可全额扣)

这些扣除项加起来,可能让你的实际应税收入大幅降低,甚至“零税负”。

举个例子:
小李月薪8000元,有房贷、一个孩子上小学、还要赡养父母。
他每月可扣除:5000(基本)+1000(房贷)+1000(子女教育)+2000(赡养老人)=9000元。
应税收入 = 8000 - 9000 = -1000元 →不用交税

看到没?合理利用政策,个税可以“合法少交甚至不交”。


税率不是“一刀切”,而是“阶梯式”累进

我国个税采用超额累进税率,什么意思?
就像爬楼梯,收入越高,踩到的台阶越多,每一级对应的税率也越高。

比如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到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月应税所得税率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3000元3%0
3000-12000元10%210
12000-25000元20%1410
超过80000元45%15160

重点来了:不是全部收入按最高税率算,而是“分段计税”
比如你月应税收入6万元,只有超过8万的那部分才按45%算,前面的按低档税率,整体税负其实没那么吓人。


哪些收入要交所得税?

除了工资,这些也属于“应税所得”:

  • 劳务报酬(比如兼职写稿、设计、讲课)
  • 稿酬所得(出版、发表作品)
  • 特许权使用费(专利、版权授权)
  • 利息、股息、红利(比如股票分红)
  • 财产租赁所得(出租房子、车子)
  • 财产转让所得(卖房、卖股票赚的钱)
  • 偶然所得(中奖、抽奖)

特别提醒:
很多自由职业者、自媒体博主、投资人以为“没单位代扣就不用交”,这是大错特错!
只要有收入,就要依法申报纳税。
否则一旦被税务稽查,不仅补税,还可能面临滞纳金和罚款。


建议参考:如何合法“省税”?

  1. 及时填报专项附加扣除
    每年年初记得在“个人所得税APP”上确认或新增扣除项,别让政策红利白白溜走。

  2. 年终奖单独计税 vs 并入综合所得
    目前政策允许年终奖单独计税(税率更低),但需根据收入情况测算哪种更划算。

  3. 利用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部分城市试点产品可税前扣除,未来领取时再缴税,适合高收入人群“延迟纳税”。

  4. 合理规划收入结构
    比如将部分工资转为股权激励、福利补贴(符合规定的不征税)等,但必须合法合规,避免被认定为“避税”。


相关法条参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2. 《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
    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什么是所得税”?它不只是工资条上那一行数字,更是现代公民与国家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
你缴的每一分税,都在为教育、医疗、交通、国防等公共服务“添砖加瓦”;而国家也通过起征点、扣除项、累进税率等制度设计,保障税负公平,避免“穷人多交、富人少交”。

关键在于:了解规则,才能用好规则。
不要一听“税”就皱眉,也不要以为“不申报就没事”。
真正的税务智慧,是既依法纳税,又合理节税。

下次再看到工资条上的“个人所得税”,你会不会会心一笑:
“原来,这不只是‘被扣钱’,更是我作为公民,参与社会共建的一种方式。”

这才是,所得税背后,最温柔也最有力的真相。

什么是所得税?你真的了解自己每年交的这笔钱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307397.html

什么是所得税?你真的了解自己每年交的这笔钱吗?的相关文章

北京个人所得税是多少?你真的了解自己每月缴了多少税吗?

北京个人所得税是多少?你真的了解自己每月缴多少税吗

在北京座繁华大都市,无论上班族、由职业者还企业主,个人都绕不开一个现实问题——个人所得税,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北京个人所得税是多少”个问题,但知道?看似简单计算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学问。 北京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率结构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综合与分类相结...

什么叫契税?你买房时交的这笔钱,到底值不值得搞懂?

什么叫契买房时交的这笔钱,到底值不值搞懂?

签完购房合同,高高兴兴准备拿钥匙,结果中介或开发商突然甩出一张缴费单,上面写着“契”几千甚至上万元,心里一咯噔:“税是啥?我为啥要?不行不行?”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把“契个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和买房息息相关东西,掰开揉碎讲清楚。 契,就是你在买卖、赠与、换或者承受不动产(比如...

什么是劳动者?你真的了解自己每天的身份吗?

什么是劳动者?你真的了解自己每身份

天清晨,地铁里匆匆赶路上班族、工地上挥汗如雨建筑工人、写字楼里敲击键盘白领、外卖平台穿梭街头骑手……他们有一个共同名字——劳动者,可有没有停下来问过自己:我到底算不算法律意义上“劳动者”?个看似简单问题,其实藏着巨大法律意义。 我们天都在工作,但“劳动者”个词,不随口一...

重庆社保个人缴多少?你真的了解自己每个月要交多少钱吗?

重庆社保个人缴多少?你真的了解自己每个月要多少钱吗

在重庆座山城,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自己的社会保障问题,特别那些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他们最关心问题之一就——重庆社保个人缴多少? 重庆社保构成 首先我们要明确,重庆社保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工伤和生育由单位全额承担,个人无...

个人医保每年交多少钱?你真的了解自己缴纳的金额吗?

个人医保每年交多少你真的了解自己缴纳金额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医疗保险可以说我们最常接触也最重要社会保障之一,无论看病、住院,还买药,医保都像一道无形安全网,守护着我们健康和包,但知道?很多人对“个人医保每年交多少个问题其实并不清楚,甚至存在一些误。 我们就来聊一聊个与我们个人息息相关话题。 个人医保...

社保有额度多少?你真的了解自己每个月缴纳的钱都去哪了吗?

社保有额度多少?你真的了解自己每个月缴纳的钱都去哪了吗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社保"个词几乎无人不知,但当听到“社保有额度多少”个问题时,否能脱口而出一个准确答案?很多人只知道月工资条上会扣一“五险一金”,却很少有人正搞清楚自己到底交了多少、能拿多少、未来能用多少。 我们就来聊聊个关乎个人切身利益话题——社保缴费额度到底算...

上海养老金交多少钱?你真的了解自己每月该缴多少吗?

上海养老金多少你真的了解自己每月该缴多少

在快节奏都市生活中,很多人都把注意力放在眼前收入和支出上,却常常忽略未来生活保障——尤其养老保险种看似遥远、实则至关重要事情,尤其在上海座高消费一线城市,很多人会问:“上海养老金多少?”我们就来一起揭开个问题面纱。 上海养老金缴纳基本构成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上海...

银行卡到底都是多少位?你真的了解自己每天用的卡吗?

银行卡到底都多少位?你真的了解自己每天用

什么16位,有19位?些数字背后到底有没有“规矩”? 我们天刷手机、扫码支付、ATM取,银行卡就像随身携带“电子包”,可很多人用十几,却从没认看过卡号到底有几位。 咱们就来聊点“冷知识”——银行卡都多少位? 银行卡位数不随便定,而有“国际标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