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什么属于刑事案件?你真的搞懂了吗?

朋友突然被警察带走,家人急得团团转,嘴里念叨着“这算不算刑事案件啊?”;或者自己不小心卷进一场纠纷,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会不会“吃官司”?很多人对“刑事案件”这个概念模模糊糊,以为只要“犯了错”就是犯罪,但事实远没有那么简单。

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到底什么属于刑事案件?别急,咱们慢慢说,让你一听就懂。

什么属于刑事案件?你真的搞懂了吗?


刑事案件 ≠ 所有“犯错”的事

首先得划重点:刑事案件,是指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注意,关键词是“刑法”和“刑事责任”,不是所有违法的事都算刑事案,比如你跟邻居吵架推搡了一下,可能只是治安案件,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管的范畴;但如果你把人打成轻伤以上,那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这就进入刑事领域了。

判断一件事是不是刑事案件,核心在于是否触犯刑法,是否达到“犯罪”的标准


哪些行为会被划入刑事案件?

以下几类行为,一旦查实,基本就属于刑事案件了:

  1. 暴力犯罪:比如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绑架等,这些行为严重侵害他人人身安全,社会危害性极大,一旦发生,公安机关必须立案侦查

  2. 财产类犯罪: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职务侵占等,比如你在网上被人冒充客服骗走五万元,这就属于“诈骗罪”,是典型的刑事案件。

  3. 经济类犯罪:像非法集资、洗钱、虚开增值税发票、合同诈骗等,这类案件往往涉及金额大、影响广,司法机关打击力度非常强

  4.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犯罪:比如聚众斗殴、寻衅滋事、赌博、贩毒、容留他人吸毒等,特别是毒品犯罪,我国一向是“零容忍”。

  5. 职务犯罪: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这类案件由监察机关调查,涉嫌犯罪的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6. 其他严重违法行为:比如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且逃逸的,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在网络上造谣诽谤,情节严重的,也可能构成诽谤罪。

一句话总结:凡是行为符合刑法分则中某一条罪名的构成要件,且达到立案标准的,就属于刑事案件。


刑事案件的“启动门槛”是什么?

很多人以为,只要有人报案,警察就必须抓人,其实不然,刑事案件的立案,是有严格条件的。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必须先进行初步审查,判断是否存在“犯罪事实”,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只有在确认“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才会正式立案。

举个例子:你借给朋友3万块,对方一直不还,这属于民事借贷纠纷,哪怕对方赖账,也不构成“诈骗罪”,除非你能证明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还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欺骗行为——这才可能涉嫌刑事诈骗。

并不是所有“让人气愤”的事都是刑事案件,关键看行为是否具备刑法意义上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


刑事案件的后果有多严重?

一旦被认定为刑事案件,后果可不轻,轻则判几年有期徒刑,重则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刑事案件会留下犯罪记录(案底),影响子女政审、本人就业、出国签证等方方面面。

更关键的是,刑事案件的程序非常严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执行,每一步都有严格时限和权利保障,你有权请律师、有权沉默、有权申诉,但同时也必须面对国家公诉机关的追诉。


建议参考:遇到疑似刑事案件怎么办?

如果你或家人朋友可能涉及刑事案件,千万别慌,更别试图“私了”或销毁证据,正确的做法是:

  1. 第一时间联系专业刑事律师,不要轻信“关系能摆平”的说法;
  2. 配合调查,但谨慎回答,避免说出对自己不利的话;
  3. 保留所有证据,包括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监控录像等;
  4. 如果被采取强制措施(如拘留),家属应尽快了解案由,并委托律师介入;
  5. 沉默权和辩护权是你的合法权利,合理使用能有效保护自己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五条:
    “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什么属于刑事案件”?不是看事情多大,而是看行为是否触犯刑法,是否具备犯罪构成要件,别把民事纠纷当犯罪,也别把严重犯罪当“小事”,搞清楚这一点,不仅能避免不必要的恐慌,也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我们生活的安全底线。了解它,敬畏它,才能在复杂现实中走得更稳、更远,下次再有人问你“这是不是刑事案件”,你可以自信地回答:看刑法怎么说,看证据怎么定,看程序怎么走——这才是真正的法律思维。

知法,才能守法;懂法,才能护法

什么属于刑事案件?——你真的搞懂了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307302.html

什么属于刑事案件?你真的搞懂了吗?的相关文章

案属于刑事案件吗(立属于刑事案件了吗)

后不一定就属于刑事案件了,也即并非只有刑事案件才可以被立。但若是公安机关立,立案件属于刑事案件。公民若是发现他人实施犯罪行为,可以到当地公安机关报。 立属于刑事案件了吗? 1、立后不一定属于刑事案件,一些治安案件够不上刑事案件也是需要立案的。 公安机关立案的都是刑事案...

什么属于刑事案件?很多人其实都搞错了!

什么属于刑事案件?很多人其实都

朋友被警察带走,家人急得团团转,却不知道这是不是“犯了事”;或者自己被人起诉,心里慌得很,但又不确定是民纠纷还是刑事犯罪,这个时候,最常问一句话就是:“这算不算刑事案件?”我们就来聊聊——什么属于刑事案件刑事案件到底是什么刑事案件是指行为人实施违反法规定行为,依法应当追究...

到底什么是什么的问题?你真的搞懂了吗?

到底什么什么的问题?你真的搞懂了吗

明明想说清楚一件事,话到嘴边却卡住,最后只能无奈地说一句:“就是那个……什么的问题。”听起来是不是特别耳熟?别笑,这可不是简单“词穷”,“什么的问题”背后,其实藏着语言表达、思维逻辑,甚至法律实务中深层困境。 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个词组。“什么的问题”——乍一听像是口语里“万能补丁”,哪儿不...

固定资产清理属于什么科目?会计处理你真的搞懂了吗?

固定资产清理属于什么科目?会计处理你真的搞懂了吗

在日常企业财务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种情况:公司要处置一台使用多年设备,或者要报废一栋老旧办公楼,这时候,很多财务人员就会疑惑:固定资产清理到底属于什么科目?为什么这个环节不能直接记入“营业外支出”或“其他业务收入”? 固定资产清理是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个重要会计环节,它不仅...

转账支票属于什么科目?会计处理你真的搞懂了吗?

转账支票属于什么科目?会计处理你真的搞懂了吗

在日常财务工作中,很多企业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转账支票属于什么科目? 这看似简单问题,其实背后涉及到是对会计科目精准理解以及对企业资金流动规范管理。什么是转账支票? 转账支票是指出票人签发、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从其账户中无条支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指定金额一种票据,与现金支...

周转材料属于什么科目?会计处理你真的搞懂了吗?

周转材料属于什么科目?会计处理你真的搞懂了吗

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尤其是建筑施工、制造业等行业,经常会用到一种被称为“周转材料”物资,比如工地上脚手架、模板、临时搭建用钢管等,这些材料不是一次性使用就报废,而是可以反复使用多次,那问题来——周转材料属于什么科目?它会计处理方式又该如何规范操作?什么是周转材料? 所谓周转材...

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是什么?你真的搞懂了吗?

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是什么你真的搞懂了吗

在投资理财、企业管理,甚至是个人财务分析中,净资产收益率(ROE) 都是一个至关重要指标,但很多人一听到“净资产收益率”这个词,脑海中浮现可能就是一堆复杂公式和枯燥数据,其实不然,ROE不仅关乎数字,更反映一个企业盈利能力与管理效率。 那问题来: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是什么?它到底怎...

月缴费基数是什么意思?你真的搞懂了吗?

月缴费基数是什么意思?你真的搞懂了吗

在我们日常缴纳社保、公积金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个词——“月缴费基数”,这个词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它含义和影响,如果也曾对这个词感到困惑,那这篇文章就是为准备。 所谓“月缴费基数”,就是用计算个人和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或住房公积金金额基础数值,通俗一点讲,它就像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