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是什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它来解决纠纷?
合同签了,钱付了,结果对方迟迟不履行承诺,沟通无数次也没用,打官司吧,又怕耗时耗力,法院排队排到明年?这时候,你可能需要了解一下——仲裁是什么。
很多人听到“仲裁”这个词,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和打官司差不多?”仲裁是一种独立于法院诉讼之外的争议解决方式,但它和诉讼一样具有法律效力。仲裁就是双方自愿把争议交给一个中立的第三方(仲裁机构或仲裁员)来裁决,这个裁决结果和法院判决一样,具有强制执行力。
那它到底“牛”在哪?
高效省时,法院一审普通程序通常要3-6个月,复杂案件甚至拖上一两年,而仲裁呢?大多数案件在3个月内就能出裁决结果,有些简易程序甚至一个月内搞定,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谁不想早点解决问题、回笼资金?
保密性强,法院开庭是公开的,判决书也会上传到中国裁判文书网,谁都能查,但仲裁不一样,整个过程不公开,裁决书也不会对外披露,这对企业尤其是涉及商业机密、品牌形象的纠纷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
专业性强,你可以选择熟悉你行业领域的仲裁员,比如你是做建筑工程的,就可以指定一名有十年工程经验的仲裁员来审理你的案子,而在法院,法官可能一辈子都没接触过你这个细分行业,理解起来难免有偏差。
还有,一裁终局,仲裁没有上诉程序,裁决一旦作出,立即生效,虽然这听起来有点“一锤定音”的压力,但恰恰也避免了“没完没了打二审、再审”的烦恼。一裁终局,既提高了效率,也减少了当事人的心理负担。
仲裁也不是万能的,它有个前提——双方必须事先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仲裁协议,如果你合同里写的是“发生争议向法院起诉”,那就不能直接去仲裁。签合同时,一定要留意争议解决方式怎么写。
仲裁费用通常比诉讼高一些,尤其是标的额大的案件,但考虑到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商业影响,很多人还是觉得“贵得值”。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在起草或签署合同,不妨考虑加入这样的条款:“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应提交××仲裁委员会,按照申请仲裁时该会现行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常见的仲裁机构有: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北京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等,选择一个权威、高效、服务好的仲裁机构,能大大提升解决纠纷的体验。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条:
“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九条: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三条:
“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小编总结:
仲裁是什么?它不是神秘的“法律暗箱”,而是一种高效、保密、专业、终局的纠纷解决机制,在快节奏的商业社会中,时间就是生命,隐私就是资产,专业就是底气,选择仲裁,不是逃避法院,而是用更智慧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下次签合同,别只看金额和交货期,记得多问一句:争议解决方式,选诉讼,还是仲裁?这一句话,能为你省下几个月甚至几年的麻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