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被催债,用四川话讲理有用吗?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半夜三更,手机突然“叮咚”一声,一个陌生号码打进来,电话那头操着一口地道的四川话:“兄弟,你那个钱该还咯哈,莫等到我们上门噻!”语气听着熟络,像街坊邻居拉家常,可心里却咯噔一下——完了,网贷逾期了,催收找上门了。
这年头,网贷方便是方便,点点手机就能到账,可一旦还不上,催收电话就跟赶场一样,一个接一个,更绝的是,有些催收公司居然专门培训“川普”(四川普通话)话术,专攻川渝地区用户,为啥?因为他们知道,用老乡的口音,能降低你的防备心,让你更容易“心软还钱”。
但问题是,用四川话催款,就能合法催收了吗?就能逼你还钱了吗?
咱今天就来摆一哈这个龙门阵。
首先得搞清楚一件事:催收可以,违法不行,不管你用普通话、粤语还是四川话,只要催收行为越界,那都是白搭,比如天天半夜打电话、威胁你“要让你娃儿晓得你欠钱”、P图发朋友圈说你“老赖”……这些统统违法!语言再亲切,手段再“接地气”,只要侵犯了你的隐私权、名誉权、安宁权,就是侵权。
更扎心的是,有些催收还会利用“人情牌”:“哥子,我们也是打工的,你理解一下嘛”“你屋头妈晓得你要被拉黑名单咯”……听着像在关心你,其实是心理施压。他们用四川话拉近距离,目的只有一个:让你慌、让你愧疚、让你赶紧打钱。
但你要清醒!欠债确实要还,但还款必须建立在合法、理性、有计划的基础上,而不是被几句“川味恐吓”吓得六神无主。
那遇到这种情况咋办?
第一,别慌。保存所有通话记录、短信、微信截图,尤其是那些带威胁、辱骂性质的内容,这些都是日后维权的铁证。
第二,别硬刚,可以录音,然后冷静回应:“我晓得我欠钱,但我现在经济困难,正在想办法,你们这样骚扰我,已经违法了。”语气平和但立场坚定。
第三,主动协商,如果确实还不上,可以尝试联系平台或正规金融机构,申请延期、分期,甚至协商减免部分利息。真正的解决方案,从来不是靠“讲四川话”讲出来的,而是靠沟通和法律撑腰谈出来的。
✅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面临网贷逾期催收,尤其是对方用方言“情感施压”,建议你:
- 保持冷静,不被情绪绑架;
- 全程录音或截图,保留证据;
- 明确告知对方停止骚扰,否则将报警或投诉;
- 主动联系正规机构协商还款方案;
- 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帮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32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处拘留或罚款。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3条:催收人员不得使用恐吓、威胁、辱骂等不当催收行为,不得频繁骚扰债务人。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用四川话催款,不是温情,而是战术,它披着“老乡情”的外衣,实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心理战,咱们不怕欠债,也不逃避责任,但更不能被非法催收牵着鼻子走。还钱要还,但尊严和底线更要守住。合法催收讲规则,违法催收靠演技——别被几句“川普”忽悠了,你的权利,值得用法律来捍卫。
这世上,最动听的不是“莫慌,我们是老乡”,而是“你的诉求,我依法回应”。
网贷逾期被催债,用四川话讲理有用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