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版权是什么?你辛苦创作的东西,真的属于你吗?

辛辛苦苦写了一篇公众号文章,结果第二天就被别人一字不差地“搬运”到自己的账号上,连署名都改了;或者你拍了一组原创照片,发在社交平台,没几天就被商家拿去当宣传图用,连招呼都没打?这时候,你是不是会问一句:这难道不是我的东西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关键词——版权是什么

版权是什么?你辛苦创作的东西,真的属于你吗?

版权,也叫著作权,是指创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它不是一纸空文,而是法律赋予你的“创作身份证”,只要你是原创者,从你完成作品的那一刻起,版权就自动产生了,不需要去登记、不需要贴标签,它就已经属于你。

举个例子,你写了一首诗,哪怕只是随手记在手机备忘录里,没发表、没署名,这首诗的版权也归你所有,别人想用,必须经过你的同意,否则就是侵权。

版权保护的范围很广,不只是文字作品,还包括音乐、美术、摄影、电影、软件、建筑设计图……只要是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作品,都在保护范围内,但要注意,版权保护的是“表达形式”,而不是“思想本身”,你想写一个“穿越回唐朝当宰相”的小说,这个“想法”别人也能写,但如果你已经写出了具体情节、人物设定和文字表达,那这部分内容就受版权保护了。

很多人误以为,只要注明出处,就可以随便用别人的作品,错!注明出处≠可以随意使用,比如你用了一张摄影师的图片做商业海报,哪怕写了“图源:某某摄影师”,如果没有获得授权,依然可能被告上法庭,因为版权的核心是“使用权”,而不仅仅是“署名权”。

那有人问了:我用了五秒钟拍的短视频,也有版权吗?有!只要是你独立创作的,哪怕再短、再简单,也受法律保护,别小看这五秒,它可能正是你创意的结晶。

说到这,你可能会担心:那我怎么证明这作品是我的?保留创作过程的证据很重要,比如原始文件、创作时间戳、发布记录、草稿等,虽然版权自动产生,但一旦发生纠纷,这些证据就是你维权的“子弹”。


建议参考:创作者,无论是写文章、拍视频、做设计,还是开发软件,一定要树立版权意识,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 保留创作证据:保存原始文件、创作时间、修改记录等;
  2. 及时署名并标注版权信息:如“© 作者姓名,禁止转载”;
  3. 重要作品可进行版权登记:虽然不是必须,但登记后在维权时更具法律效力;
  4. 使用他人作品前务必获得授权:哪怕是“非商业用途”,也建议先沟通;
  5. 善用知识共享协议(CC协议):如果你想分享作品但保留部分权利,可以明确授权方式。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条: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条:
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


小编总结:

版权是什么?它不是高高在上的法律术语,而是每一个创作者手中最基础的“武器”,在这个人人皆可创作的时代,尊重版权,就是尊重创造力本身,你写下的每一个字、拍下的每一帧画面、谱出的每一段旋律,都值得被保护,别再问“这也能算版权吗?”——只要是你的原创,它就值得被认真对待,从今天起,学会保护自己,也尊重他人,让创作的土壤更有温度,更有力量。

版权是什么?你辛苦创作的东西,真的属于你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301436.html

标签:版权艺术

版权是什么?你辛苦创作的东西,真的属于你吗?的相关文章

你的隐私,真的属于你吗

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隐私”这个词似乎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社交媒体上晒出日常、外卖平台上地址记录、手机APP收集位置数据……这些看似普通行为,背后其实都涉及一个核心问题——什么是隐私? 从字面上理解,隐私指个人不愿公开秘密或私事,但法律层面上“隐私”,远不止这简单,它...

什么是垃圾?我们每天都在扔的东西,究竟意味着什么

开篇:你真的了解“垃圾”? 每天早上,随手拎起垃圾桶里塑料袋,走到小区垃圾桶前,一扔,转身离开,这个动作你可能重复了无数次,但有没有想过——什么是垃圾?它只我们不再需要的东西吗?还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意义? 在大多数人眼中,“垃圾”废弃物、负担、需要尽快处理掉“无用之物”,但...

情侣之间分手了,送对方的东西,可以要回

一、情侣之间分手了,送对方的东西,可以要回不给就不行原则,约会中礼物通常不能要回!但实际上嘛,要看送的什么东西才能决定能不能要回来。首先啊,我们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哪个发展亲蜜关系所需要小预算啊,或日常消费钱款,这类东西通常都被认为维护感情必需品,或者说两个人一起花掉...

如果有人砸了我们店里的东西正当防卫

一、如果有人砸了我们店里的东西正当防卫 要有谁跑到店里面砸东西的话要不要归为正当防卫就要看这具体情况。 正当防卫就说面对不轨侵犯时候,为了保卫我们国家、公共利益、自己或者别人、财产等等不受伤害,用行动制止这种不正义行为。 假如那个对方行为已经构成了不合法侵犯而且还在继...

别人拿了我的东西,算不算正当防卫

一、别人拿了我的东西,算不算正当防卫 被别人揍了,还手那当然没事,但要注意别下手太狠了。 如果出手过重导致对方受伤,也需要负点责。 那判断自己在正当防卫呢?这个得看你是在面对威胁到生命安全行为时才出手。 建议当面跟律师聊聊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条...

离婚要准备的东西有哪些图片(离婚准备的东西有哪些-)

1.离婚要准备什么? 离婚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如果协议离婚,需携带双方户口簿原件、身份证原件、结婚证原件、离婚协议书到双方户口所在地民政局办理手续;如果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则需要携带起诉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对方居住或户口证明向对方经常居住地或者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提...

房屋买卖合同一方违约拿走房子的东西和换掉原先的东西

一、房屋买卖合同一方违约拿走房子的东西和换掉原先的东西办 在房地产交易合同订立后,如一方严重违反合同导致另一方无法达到预期目,则守约方可请求解除该合同,同时索赔房屋差价、转售收益等获利损失。 此种诉求可依法得到支持,除非双方另有书面协议。 在评估和计算获利损失时,需从守约方提出总赔偿额...

在微信上买的东西发来的东西与实物不符,诈骗

一、在微信上买的东西发来的东西与实物不符,诈骗 商品不符情况并非诈骗行为,而民法中买卖合同纠纷。 若实际交货与约定不符,买卖双方可通过协商加以解决。 对因质量问题产生货不对板情况,买方有要求卖方出赔偿或退货退款。 在商业交易中,经营者利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各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