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特赦是什么意思?普通人也能被免罪吗?

你有没有在新闻里听过“特赦”这个词?比如某国元首宣布对一批服刑人员实行特赦,瞬间引发热议,听起来像是“一键清零罪行”,是不是有点像电影里的桥段?那特赦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和大赦、减刑、假释又有什么区别?更重要的是——普通人真的有机会被特赦吗

咱们就来揭开“特赦”这层神秘面纱,用大白话讲清楚这个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和普通人也有关联的法律概念。

特赦是什么意思?普通人也能被免罪吗?


特赦到底是个啥?通俗点说!

简单粗暴地讲:特赦,就是国家在特定情况下,对某些已经定罪的犯罪人,免除其刑罚或部分刑罚的法律制度,注意关键词:已经定罪、免除刑罚、国家行为

这里划重点:特赦不是改判,也不是翻案,法院的判决依然有效,罪名还在,但国家出于某种特殊考虑,决定“放你一马”,不再执行刑罚了,有点像“罪已定,罚可免”。

举个例子:
张三因为盗窃被判5年,正在服刑,某年国家为庆祝重大节日,宣布对符合条件的服刑人员实施特赦,张三符合年龄、罪行轻、悔改表现好等条件,被纳入特赦名单,结果就是——他不用再坐牢了,直接出狱,但判决书上“盗窃罪”三个字还在,只是刑罚被免除了。


特赦≠大赦,别搞混了!

很多人一听“赦”,就以为是“全部人都放过”,其实不然。

  • 特赦(Amnesty):针对特定人群或特定条件的人,比如抗战老兵、75岁以上老人、未成年犯等。不是人人有份,必须符合条件。
  • 大赦(Pardon for all):那是更“狠”的操作,一次性赦免某一类或全部罪犯,甚至可能连罪名都抹掉,但我国目前没有实行过大赦制度,特赦是唯一合法的赦免形式。

特赦是“精准放行”,大赦是“全面清零”,咱们国家走的是前者。


中国有特赦吗?什么时候用?

有!而且不止一次。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实行过9次特赦,最早一次是1959年,最近一次是201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对部分服刑罪犯实行特赦。

那次特赦的对象包括:

  • 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兵;
  • 年满七十五周岁、身体严重残疾且生活不能自理的;
  • 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且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 六类特定情形的服刑人员。

但注意!严重暴力犯罪、贪污腐败、危害国家安全等罪犯,一律不在此列,也就是说,特赦不是“免死金牌”,更不是给重罪分子开后门。


特赦是“法外开恩”吗?会不会破坏法治?

这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特赦看似是“法外施恩”,但其实是在法治框架内的特殊制度安排

它不是随意的“领导一句话”,而是:

  •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 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
  • 法院、司法机关依法执行。

整个过程严格依照法律程序,既体现国家的人道关怀,也维护了司法权威。特赦不是削弱法律,而是让法律更有温度


普通人有机会被特赦吗?

老实说,机会很小,但并非完全没可能

特赦通常发生在:

  • 国家重大庆典(如建国、建军周年);
  • 社会稳定需要(如战后和解);
  • 体现人道主义(如高龄、病重服刑人员)。

如果你或家人正在服刑,且符合特定条件(比如年老、初犯、轻微犯罪、确有悔改),在国家宣布特赦时,是有可能被纳入范围的,但前提必须是:认罪服法、表现良好、无再犯危险


建议参考:如果你关心特赦,可以这样做

  1. 关注国家重大政治节点:如国庆、建党节等,特赦往往在此类时间点宣布。
  2. 了解服刑人员的实际情况:是否符合条件(年龄、罪名、悔改表现等)。
  3. 咨询专业律师:特赦申请虽不由个人直接提出,但律师可协助评估资格、准备材料、跟进流程。
  4.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特赦不是常规减刑渠道,不能替代正常司法程序

相关法条参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十七)决定特赦。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发布特赦令。

  3. 刑法》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
    虽未直接规定特赦,但明确了累犯的认定,而被特赦者一般不视为刑罚已执行完毕,因此可能影响累犯认定。


特赦是什么意思?
它不是魔法,也不是特权,而是国家在特殊时刻,基于人道、政治或社会稳定的考量,对特定服刑人员依法免除刑罚的庄严制度。它既体现法律的威严,也彰显国家的温度

虽然普通人被特赦的概率不高,但了解它,就是了解我们国家法治体系中那份“刚柔并济”的智慧。法律不只是冰冷的条文,它也可以有光

下次再听到“特赦”这个词,别再以为是“免罪金牌”了——它是在规则之内的慈悲,是制度之下的宽恕

这才是真正的法治精神。

特赦是什么意思?普通人也能被免罪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297341.html

标签:法律

特赦是什么意思?普通人也能被免罪吗?的相关文章

特赦是什么意思?普通人也能被免罪吗?

特赦是什么意思普通人也能被免罪吗

你有没有在新闻里听过“特赦”这个词?比如某位国家元首宣布对部分服刑员实行特赦,瞬间感觉像“一键清零”犯记录?听起来有点玄乎?那特赦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和减刑、假释有什么区别?普通人有没有可能被特赦?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一唠这个听起来遥远却与法治精神息息相关的话题。 咱们得明确一点:特赦...

特赦是什么意思?你真的了解这个法外开恩的法律术语吗?

特赦是什么意思?你真的了解这个法外开恩的法律术语

在生活中,我们偶尔会在新闻中听到“某某获得特赦”这样的消息,很多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不就人吗?”但其实,“特赦”远不止这简单,它背后牵涉国家的司法权威、政治考量与社会舆论,一个极具分量的法律行为。特赦什么意思呢?特赦是指国家对定犯罪人除其全部或部分刑罚的赦免制度,它不常...

双规到底是什么?普通人也能被双规吗?

双规到底是什么普通人也能被双规

你有没有在新闻里听过“某某官员双规了”?这个词听起来有点神秘,甚至带点威慑力。可“双规”到底是什么?它一种法律手段?普通人会不会也被“双规”?咱们就来揭开“双规”的真实面纱,从法律、制度和现实三个维度,给你讲清楚这个看似熟悉却其实很多误解的词。 “双规”不法律术语,而纪检监察系统内部...

直诉是什么意思?普通人也能直接告天子吗?

直诉是什么意思普通人也能直接告天子

你有没有听说过“直诉”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像古代百姓可以直接进宫喊冤的那种情节?现代法律中的“直诉”虽然没有那戏剧化,但它确实赋予了公民在定情况下越过中间程序,直接向更高司法机关提出控告或申诉的权利。 那问题来了:直诉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直诉? 所谓“直诉”,指当事或者利...

直诉是什么意思?普通人也能直接告上法庭吗?

直诉是什么意思普通人也能直接告上法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说“打官司”、“起诉”这些词,但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个更别的法律术语——直诉?很多会疑惑:“直诉是什么意思?”、“任何都可以跳过某些程序,直接提起诉讼?”我们就来一起揭开这个神秘词汇的面纱,看看它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法律逻辑与实践操作。 直诉是什么意思?从字面...

私募基金到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也能参与吗?

私募基金到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也能参与

在金融投资领域,“私募基金”这个词近年来频繁出现在新闻和理财讨论中。私募基金是什么意思?它跟我们常说的公募基金有什么区别?普通投资者参与其中? 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想要尝试更高层次投资的。 今天我们就来用俗易懂的语言,把“私募基金”这个看似高大上的词汇掰开揉碎,讲清楚它的本质、运作方式以及...

廉租房到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也能住上政府的房子吗?

廉租房到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也能住上政府的房子

每个月工资刚到手,房租就先“吃掉”一大块,剩下的钱连生活都捉襟见肘?尤其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常常在合租房里辗转,为一个安稳的小窝发愁,这时候,你可听说过“廉租房”这个词,但心里却打了个问号:廉租房是什么意思?它真的帮到我?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透这个话题。廉租房,全称“廉租住房”,听名...

定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也能靠它实现财富自由吗?

定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也能靠它实现财富自由

每个月工资一到账,还没来得及规划,钱就不知不觉花得差不多了?或者看着别谈基金、聊理财,自己却一头雾水,连“定投”这个词都搞不清楚?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把“定投”这个听起来高大上、实则别接地气的理财方式,掰开揉碎讲清楚。 定投是什么意思?定期定额投资”,你可以理解为:每个月固定时间,拿出一笔固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