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315是什么?不只是打假日,更是消费者权利的觉醒日!

你有没有发现,每年一到3月15号,朋友圈、短视频、新闻头条,铺天盖地都是“曝光黑幕”“维权实录”“消费陷阱”?有人把它当成“一年一度的打假狂欢”,也有人觉得这只是媒体炒作,但你知道吗?315其实远不止是一场“揭短大会”,它背后承载的,是亿万消费者对公平、透明、诚信消费环境的深切期待。

315到底是什么?

315是什么?不只是打假日,更是消费者权利的觉醒日!

315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Consumer Rights),定在每年的3月15日,这个日子最早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IOCU)于1983年设立,旨在唤起全球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关注,推动各国完善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中国自1991年起,由中央电视台联合国家工商总局等机构推出“3·15晚会”,从此,这一天便深深烙印在国人的记忆中。

但我们要明白,315不是一天的“打假秀”,而是一整年维权意识的起点,它提醒我们:消费不是单向的交易,而是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博弈,你花钱,商家提供合格商品和服务,这是最基本的契约精神,可现实中,虚假宣传、价格欺诈、霸王条款、售后服务推诿……这些问题依然层出不穷。

为什么315如此重要?因为它让“沉默的大多数”发出了声音,在过去,很多消费者遇到问题选择忍气吞声——“不就几十块钱嘛”“投诉太麻烦了”,但315的意义,正是打破这种“习以为常”的麻木,它告诉我们:你的每一次维权,都在为整个消费环境的净化添砖加瓦

去年315曝光了某知名餐饮品牌使用“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事件发酵后,不仅涉事企业股价暴跌,多地市场监管部门迅速介入,更引发了公众对预制菜安全标准的广泛讨论,这说明,一次曝光,可能推动一次行业整顿

再比如,直播带货乱象频发,夸大功效、刷单造假、货不对板……315晚会多次点名后,平台开始加强审核机制,消费者也开始学会保留证据、理性下单。315的价值,正在于它把“个案”变成“公共议题”,把“愤怒”转化为“改变”

也有人质疑:“315过后,问题不还是回来了?”这确实是个现实困境,但我们要清楚:法律的执行、监管的落实、企业的自律,都需要时间积累,315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真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靠的不是一年一次的曝光,而是日常的监督、制度的完善和每个人的觉醒。


✅ 建议参考:如何让315的精神贯穿全年?

  1. 保留消费凭证发票、聊天记录、支付截图,都是维权的“证据链”。
  2. 善用投诉渠道:拨打12315热线、登录全国12315平台、使用“市监投诉”小程序,便捷高效。
  3. 不轻信“全网最低”“限时秒杀”:理性消费,警惕营销话术。
  4. 关注企业信用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企业是否被列入异常名录。
  5. 支持诚信品牌:用脚投票,让守法企业赢得市场。

📚 相关法条速览(节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 第八条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 第十条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有权拒绝强制交易行为。

  • 第二十四条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315是什么?它是一面镜子,照出市场的乱象,也映出人心的期待,它不是一场热闹过后的沉寂,而是一次次对诚信底线的叩问,我们不该只在3月15日才想起维权,而应把每一天都当作“消费者权益日”。

真正的315,不在晚会上,而在你我每一次理性消费、每一次勇敢说“不”、每一次依法维权的行动中,你不是孤立无援的个体,你背后站着一部法律、一个制度、一个正在觉醒的消费共同体。

从今天起,别再问“315是什么”,而是问问自己:“我能为更好的消费环境做点什么?”
因为,你每一次较真,都是在为公平投票

315是什么?不只是打假日,更是消费者权利的觉醒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294284.html

标签:法律

315是什么?不只是打假日,更是消费者权利的觉醒日!的相关文章

什么是军人?不只是职业,更是一种信仰与责任

什么是军人?不只是职业,更是一种信仰与责任

在和平年代,我们每天忙碌于生活、工作、学习之间,很少会去思考一个问题:“军人”这个词,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穿着军装人吗?保家卫国战士吗?还一个身份标签?军人,远远止这些简单定义。 军人本质:国家守护从最基础角度来看,军人指在国家军队中服役人员,他们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

20万有多少钱?不只是数字,更是人生选择的起点

20万有多少钱?不只是数字,更是人生选择起点

20万有多少钱?你真了解它“价值”吗? 当我们问出“20万有多少钱”这个问题时,表面上看在询问一个金额数值,但其实背后藏着多现实考量:它在同人眼中意味着什么?能买什么?能做什么?甚至,在人生某个阶段,它能能成为改变命运关键一步? 20万元人民币,从数字上看200,000元,...

什么是织网?它不只是蜘蛛的本能,更是生活中的智慧!

什么是织网?它不只是蜘蛛本能,更是生活中智慧!

“织网”含义与象征意义 “织网”这个词,最早形容蜘蛛用丝线编织网状结构过程,但随着语言发展和文化演变,“织网”逐渐被赋予了丰富内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织网”: 人际关系织网:朋友、同事、家人之间联系,构成了一个复杂却温暖关系网。 信息社会织网:...

什么有条?生活中的有条不只是规矩,更是智慧与法律的结合

什么有条?生活中有条不只是规矩,更是智慧与法律结合

常生活中,我们常听人说:“做人做事要有条。”但你有没有认真想过,这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什么有条”,乍一听像一句模糊口头禅,其实背后藏着生活哲理、处事逻辑,甚至还有法律边界。 “有条”,通俗点讲,就有条理、有秩序、有规矩,它仅体现在一个人行为举止中,体现在社会运行方方面面,...

大陆是什么意思?不只是地理概念,更与法律、历史紧密相连

大陆是什么意思?不只是地理概念,与法律、历史紧密相连

到底“大陆是什么意思”? 从字面上看,“大陆”指的是地球表面未被海洋覆盖大片陆地,但在中文语境下,尤其在涉及两岸关系(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时,“大陆”往往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主体,也就我们常说‘中国大陆’。 在台湾地区一些语境中,比如官方文件或媒体报道中,会使用“大陆”来指代对岸政府...

新生的是什么?是希望,是权利,更是未来!

新生的是什么希望,是权利更是未来!

引子:当“新生”遇上法律,会擦出怎样火花? “新生”这个词,在我们常生活中并陌生,它可能指一个婴儿诞生,也可能一个人从低谷中重新站起来过程,但当我们把“新生”放在法律语境下,它所承载意义就远远超出了字面。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新生到底是什么是权利身份?还命运? 在这...

人身权利和民事权利的区别是什么(人身权利和民事权利的区别和联系)

小新学习民法-公民权利【瑞德法务研究员小新】 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权利范围,主要包括人格(人格和身份)和财产两大类。 民事权利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1.个人权利(一)人格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最基本人格权利生命身体:自然人对自己身体和器官享有...

职业打假人能认定为普通消费者吗知乎(职业打假人能认定为普通消费者吗为什么)

专业防伪人员指一种新兴、隐秘职业。他们主要为了赚钱而货。他们用过期产品、冒产品、产品漏洞等故意大量购买,最后通过打假要求商家进行赔偿。 网友咨询: 专业造假者能被普通消费者识别吗? 广西华商律师事务所秦国华律师回答: “专业打假者不是普通消费者,以索赔为目购买商品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