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签到底是个啥?普通人买房签的不是合同吗?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看中了一套心仪已久的房子,终于下定决心要买,中介或开发商告诉你:“咱们先做个网签。”你一头雾水,心里嘀咕:网签是什么意思?不就是签个合同吗?怎么还要“上网”?是不是又要交钱?会不会有风险?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把“网签”这个听起来有点科技感的词,掰开揉碎讲清楚,让你买房路上不再被术语绕晕。
网签到底是什么?简单说,网上签约备案”
网签,全称是“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与备案系统”,是政府为了规范房地产市场、防止“一房多卖”、保障购房者权益而设立的一套电子化管理机制。
它的核心功能就三个:
防止开发商一房多卖:过去有些不良开发商,同一套房卖给好几个人,拿到钱就跑路,有了网签系统后,每套房子的销售状态都会实时联网登记,一旦签了合同、完成网签,这套房在系统里就“锁住”了,别人再也签不了。
合同标准化,防坑防骗:网签合同是住建部门统一制定的模板,条款清晰、格式规范,避免了开发商私自篡改合同内容、设置霸王条款的情况。
为后续贷款、过户、缴税提供依据:银行办房贷、不动产登记中心办过户,第一步往往就是查网签合同。没有网签,贷款难批,过户难办。
网签不是可有可无的流程,而是购房过程中最关键的“安全锁”之一。
网签是怎么操作的?谁来操作?
一般流程是这样的:
- 你和开发商或卖方谈好价格、付款方式等细节;
- 双方登录当地住建委或房管局指定的“商品房网上签约系统”;
- 填写房屋信息、买卖双方信息、合同条款;
- 系统生成电子合同,双方确认无误后在线签字(或线下打印签字);
- 提交备案,系统自动生成唯一的“网签合同编号”。
注意:网签完成后,你会拿到一份带编号的合同,这个编号可以在政府官网查询验证,真不真,一查便知。
网签 ≠ 产权过户,别搞混了!
很多人以为,网签完房子就是自己的了,错!网签只是合同备案,不是产权转移。
真正的产权变更,要等到你去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过户登记”,拿到不动产权证书那一刻才算真正拥有。
打个比方:
- 网签,像是在政府系统里“挂了个号”,告诉大家“这房有人买了”;
- 过户,才是“正式领证”,法律上确认你是房主。
别以为网签完就万事大吉,后续的贷款、缴税、过户,一个都不能少。
网签有风险吗?怎么避坑?
虽然网签是保护机制,但也不是100%无风险,常见坑点:
- 虚假网签:个别中介或开发商用别人的名义做网签,实际并未真正备案;
- 未及时网签:拖延网签时间,给“一房多卖”留出空档;
- 合同条款与网签不一致:口头承诺一套,网签合同写另一套。
怎么办?记住三条铁律:
- 亲自查!网签后,第一时间登录当地房管局官网,输入合同编号,确认状态是否为“已备案”;
- 核对合同!网签合同上的面积、价格、付款方式,必须和你谈的一模一样;
- 保留凭证!网签合同打印件、备案回执、系统截图,统统保存好。
建议参考:买房必做这三步,网签不能拖!
- 签合同前,先查房源状态:通过房管局系统查这套房是否已被网签或抵押,避免踩雷;
- 坚持现场操作或全程监督网签:别让中介或销售“代劳”,确保你自己确认每一步;
- 网签后立即查询备案结果:当天或次日就去官网验证,别等出事才后悔。
网签是你买房的第一道“法律护身符”,越早完成,风险越低。
相关法条参考:
《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十条:
“商品房预售,开发企业应当与承购人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预售人应当在签约之日起30日内持商品房预售合同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住建部《关于提升房屋网签备案服务效能的意见》(建房〔2020〕61号):
明确要求“全面推进房屋交易合同网签备案制度,实现全国房地产市场监测系统数据实时共享”。
小编总结:
网签是什么意思?它不只是一个流程,更是你作为购房者最重要的“安全防线”。
它让交易透明,让合同可信,让房子“锁死”在你名下,杜绝一房多卖的隐患。
别再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手续,从看房那一刻起,就要把“是否能及时网签”列为硬性条件。
懂网签,才能避坑;会查证,才能安心。
买房是大事,每一步,都值得你认真对待。
合同可以改,口头承诺会变,但网签系统里的记录,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这一“签”,签的不只是名字,更是你的权益与未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