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什么是干股?白拿股份不用出钱,真的靠谱吗?

“我给你点干股,以后公司赚钱了你就有分红!”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好像天上突然掉馅饼,不花一分钱就能当上“股东”,坐等分钱,但冷静一下——什么是干股?它真的像听起来那么美好吗?干股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背后又藏着哪些风险?咱们就来把“干股”这个看似神秘、实则复杂的概念,掰开揉碎,讲个明明白白。


干股到底是什么?别被名字“忽悠”了

“干股”并不是一个法律术语,你在《公司法》里是找不到这三个字的,它更多是民间或企业内部的一种俗称,用来描述一种特殊的股权安排:某人没有实际出资,却获得了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或分红权

什么是干股?白拿股份不用出钱,真的靠谱吗?

举个例子:
小王是技术大牛,老李想创业开公司,但缺技术,于是老李说:“小王,你别出钱,我给你10%的干股,以后公司赚了钱,你直接分红!”
这时候,小王拿到的这10%股份,就是所谓的“干股”。

但请注意:“没出钱”不等于“没代价”,小王虽然没掏现金,但他拿出了技术、时间、资源或管理能力,这些无形投入,才是他换取“干股”的真正对价。


干股有法律效力吗?关键看“怎么给”

很多人误以为“干股”就是白送的股份,其实不然。干股是否受法律保护,完全取决于它是否完成了合法的股权登记或签订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

现实中,干股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 显名干股:名字写进公司章程、工商登记,成为正式股东,这种情况下,你不仅是分红权人,还享有表决权、知情权等完整股东权利。

  2. 隐名干股:名字没登记,但通过协议约定你享有分红权,这种更常见,比如签个《股权激励协议》或《分红权协议》,约定你按比例分钱,但不参与决策。

  3. 虚拟干股:不涉及真实股权,只是公司承诺给你一定比例的利润分成,本质上更像奖金或绩效。

重点来了

  • 如果只是口头说“给你干股”,没签协议也没登记,那在法律上几乎等于“空气承诺”,出了纠纷你很难维权。
  • 如果签了书面协议,明确约定了股权比例、分红方式、退出机制、违约责任等,那这份“干股”就具备法律效力,受《民法典》和《公司法》保护。

干股的风险你真的了解吗?

别光看分红,干股背后的风险也得看清楚:

  • 税务风险:哪怕你没出钱,只要拿到了分红,就得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税务局可不管你是不是“干”的。

  • 责任风险:如果是显名股东,即使你没出资,一旦公司对外欠债,债权人仍可能要求你在未出资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特别是认缴制下)。

  • 控制权风险:老板今天给你干股,明天反悔怎么办?如果没有协议保障,你可能连分红都拿不到。

  • 退出难:干股往往没有明确的退出机制,公司不上市、不转让,你手里的“股份”可能一辈子都变不成现金。


给你的几点实用建议(务必参考)

如果你正面临“给干股”或“拿干股”的情况,记住以下几点:

一定要签书面协议:明确干股的性质(是股权还是分红权)、比例、分红条件、服务期限、退出机制、违约责任等。

尽量避免口头承诺:再熟的关系,也抵不过白纸黑字的法律效力。

考虑代持或股权激励架构:如果是核心员工或合伙人,建议通过“股权代持协议”或设立有限合伙企业进行持股,既灵活又合规。

咨询专业律师:每个公司情况不同,别照搬模板,一份量身定制的协议,能帮你规避90%以上的潜在风险。


相关法条参考(别忽视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二条: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 《公司法》第二十八条: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未缴纳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 《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些法条告诉我们:股权的核心是登记与出资,而协议是保障权益的基石


“干股”不是天上掉的馅饼,而是一份需要精心设计的权利安排,它可能是企业吸引人才的利器,也可能是埋下纠纷的隐患,关键在于:你是否清楚自己拿的是“真股权”还是“虚拟分红”?是否有法律文件保驾护航?是否了解背后的税务与责任?

没有白拿的股份,只有未被写进合同的承诺
无论是老板给干股,还是员工拿干股,务必要做到“三有”:有协议、有登记、有规划
别让一句“以后都是你的”变成一场空欢喜。

干股可以有,但必须“干得明白,股得踏实”

什么是干股?白拿股份不用出钱,真的靠谱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292590.html

标签:法律干股

什么是干股?白拿股份不用出钱,真的靠谱吗?的相关文章

干股分红?干股分红指南

干股分红指公司根据员工业绩、贡献或其他因素,给予员工一定比例公司股份作为奖励,而员工需要实际资购买这些股份干股分红具体分配方式和比例通常由公司内部规定或与员工协商确定。干股分红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照业绩或贡献分配:根据员工工作表现、项目成果、客户满意度等因素,确定每个员工应获...

网上起诉,真的靠谱吗?网上起诉靠谱吗?

网上起诉,真的靠谱吗?网上起诉靠谱吗

网上起诉,也就网络立案,指当事人通过互联网向有管辖权人民法院提交诉讼材料,申请立案一种方式。网上起诉优点方便快捷,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避免了当事人来回奔波麻烦。网上起诉缺点需要当事人具备一定法律知识和操作技能,否则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影响立案成功率。建议参考:如果你想进行网上起...

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做好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股份转让公司非转让股份登记业务通知内容有哪些

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做好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股份转让公司非转让股份登记业务通知内容有哪些 8 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做好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股份转让公司非转让股份登记业务通知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股份继续由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托管:根据《关于做好终止上市后续工作指导意见》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终...

网上那些声称能帮忙处理逾期服务,真的靠谱吗?别急着交,看完这篇再决定!

近年来,随着信贷消费普及,"网贷逾期"成了许多人痛点,网络上涌现一批号称"专业处理逾期""停息挂账""修复征信"机构或个人,打着"轻松解决债务危机"旗号吸引户,但这些服务真的如宣传般可靠吗相可能比你想象更残酷**。 第一层套路:虚假承诺,收割焦虑少机构宣称"只需支付服务...

上班不交社保私下补钱,真的靠谱吗?

上班交社保私下补真的靠谱吗

在职场中,我们时常会听到一些关于社保缴纳“灰色地带”话题,有些人单位为了节省成本,选择为员工缴纳社保,而通过私下补钱的方式作为补偿,这种做法否合法合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看似“双赢”模式背后隐藏法律风险和现实问题。 上班交社保私下补,背后隐患你了解? 近年来,随...

我出钱,你出名,借名买房靠谱吗?

出钱,你名,借名买房靠谱吗?

来源: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转自: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特别提示:凡本号注明“来源”或“转自”作品均转载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处所有。所分享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代表本号观点借他人名义购买经济适房产权归属如何判定?近日成都市锦江区法院依法审理了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判决原、被告双...

债务逾期不用慌?在线解决真的靠谱吗?

债务逾期不用慌?在线解决真的靠谱吗

债务逾期在线解决:专业法律视角下高效应对方案 近年来,随着经济环境变化,个人及企业债务逾期问题频发,面对催收压力和法律风险,许多人陷入焦虑,而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债务逾期在线解决"逐渐成为热门选择,但这种新型方式否合法?如何操作才能保障自身权益?本文从法律实务角度,为您深度解析。 债务...

欠信用卡很久了跟银行协商,客服让我还一部分就可以了,真的靠谱吗?

欠信卡很久了跟银行协商,客服让我还一部分就可以了,真的靠谱吗

“信卡逾期好几年,银行客服突然联系说只要还一部分就能结清,这是不是陷阱?”这类问题确实让负债人既心动又忐忑。毕竟谁都希望早日摆脱债务,但又担心“还部分就能结清”说法藏着猫腻,今天我们就从法律和实务角度,拆解银行协商背后的真相。问题分析:银行为什么主动“让步”?银行对长期逾期卡债务,通常会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