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需要带什么证件?很多人第一步就搞错了!
你是不是正站在民政局门口,手里攥着一堆材料,心里却直打鼓:“我带的这些够吗?会不会白跑一趟?”别慌,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个问题掰开揉碎讲清楚——离婚需要带什么证件,不绕弯子,不堆术语,就用大白话,让你一次搞明白。
首先得说清楚,咱们这里说的“离婚”,主要指的是协议离婚,也就是夫妻俩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好孩子归谁、房子怎么分、债务谁来背,然后一起去民政局办手续,这种情况下,需要准备的证件和材料是有明确规定的,缺一不可。
第一,身份证必须带齐。
不是复印件,是原件!你和配偶两个人的身份证都得带上,这是证明“你是你”的最基本凭证,别小看这一步,有些人临时发现身份证过期了,或者找不到了,结果只能改天再来,白白浪费时间和心情。
第二,户口本不能少。
户口本的作用是证明你们的婚姻关系和户籍信息,注意,有些地方要求户口本上婚姻状况一栏必须是“已婚”,如果还是“未婚”状态,得先去派出所更新。特别提醒:如果户口本丢了,可以去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申请开具户籍证明,一般也能替代使用,但最好提前打电话问问当地民政局是否认可。
第三,结婚证是关键。
没有结婚证,等于没结过婚,民政局没法给你办离婚,如果你的结婚证丢了,别急,可以去当初领证的民政局申请补办,现在很多地方支持跨区域补办,但流程可能稍慢,建议提前安排。
第四,离婚协议书要提前准备好。
这可不是随便写张纸就行。离婚协议书必须包含: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处理三大核心内容,而且要写得清楚、合法、无歧义,建议手写或打印两份,双方签字按手印,有些民政局会提供模板,但模板往往很基础,涉及房产、公司股权、大额存款的,最好找专业律师帮忙起草,避免日后扯皮。
第五,近期的证件照。
一般是2寸红底免冠照,每人两张,虽然看起来小事,但忘带的话现场照相又得排队,耽误时间。
还有一个重要提醒:从2021年《民法典》实施后,协议离婚多了“离婚冷静期”这道程序。
也就是说,你们第一次去提交材料后,要等30天冷静期,期间任何一方反悔都可以撤回申请,30天过后,还得再次共同到场,才能正式领取离婚证,别以为去一趟就完事了,两次到场,材料一样都不能少。
建议参考:
如果你打算协议离婚,建议提前做三件事:
- 列个清单,把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照片、离婚协议书一项项勾选确认;
- 提前打印好离婚协议书尽量详尽,避免模糊表述;
- 打电话咨询当地民政局,不同城市可能有细微差异,比如是否需要居住证、是否需要预约等,提前问清楚,省得白跑。
如果涉及房产分割、公司股权、隐性债务等问题,强烈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别为了省那点律师费,留下后患,毕竟,离婚不是结束,而是新生活的开始,走得干净利落,未来才少点纠葛。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 《婚姻登记条例》第十条:办理离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双方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
小编总结:
离婚需要带什么证件?看似简单,实则环环相扣。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离婚协议书、证件照,这五样缺一不可,更别忘了,现在离婚不是“当场办结”,而是有30天冷静期的法定流程。准备越充分,过程越顺利,别让材料不全耽误你开启新人生的速度,法律保护的是有准备的人,感情可以冲动,手续必须严谨,愿你走出婚姻时,不狼狈,不后悔,每一步都走得清清楚楚、坦坦荡荡。
离婚需要带什么证件?很多人第一步就搞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