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坐飞机连这个都不能带?你是不是也踩过这些雷区?

每次准备登机,最让人头疼的不是赶时间,而是——到底哪些东西不能带上飞机?
明明在家查得清清楚楚,结果安检时还是被拦下,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喷雾、充电宝、甚至一瓶矿泉水被没收,心里那个憋屈啊!
别急,今天我就以一名执业多年的航空法律师身份,用大白话、接地气的方式,给你讲清楚“上飞机不能带什么”,帮你避开那些看似不起眼却频频“中招”的坑。


液体类:别让一瓶水毁了你的旅程

先说最常见的——液体
很多人以为“只要不是易燃的,带点水、饮料、护肤品没问题吧?”
错!民航规定:随身携带的液体,每瓶不得超过100毫升,且所有液体必须装进一个透明、可密封的1升容量塑料袋中,每人限带一袋。

坐飞机连这个都不能带?你是不是也踩过这些雷区?

这意味着:

  • 你带的500ml矿泉水,哪怕只喝了一半,也得扔;
  • 面膜精华液超过100ml?不行;
  • 自制的辣椒油、药酒?哪怕再养生,也得托运!

特别提醒婴儿奶粉、药品等特殊需求可以例外,但需提前申报并接受检查。


充电宝和锂电池:不是所有“能量”都能随身带

现在谁不带个充电宝?但你可能不知道——充电宝是随身携带的“高危物品”

根据民航局规定:

  • 充电宝额定能量不得超过100Wh(瓦时),相当于大约27000mAh;
  • 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的,需航空公司批准,且每人限带2块;
  • 超过160Wh的,禁止携带

更关键的是:充电宝必须随身携带,严禁托运
为啥?因为锂电池在货舱高温、挤压环境下极易自燃,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

别图省事把充电宝塞行李箱,安检时被查到,不仅没收,还可能被列为重点观察对象


刀具和锐器:连指甲刀都得小心

你以为只有菜刀、水果刀不能带?
错!连指甲刀、修眉刀、剪刀,只要刀刃超过6厘米,一律禁止随身携带

常见被拦下的物品包括:

  • 折叠水果刀
  • 美工刀
  • 带刀片的剃须刀(部分型号)
  • 小型瑞士军刀

这些物品可以托运,但绝不能放进随身行李或口袋里。

友情提示:很多机场商店卖的“便携小工具”,看着无害,其实一查就超标,买之前先问清楚能不能上飞机!


易燃易爆品:你以为的“小玩意”,可能是“定时炸弹”

这类东西最容易被忽视,但风险最高。
包括:

  • 打火机(每人限带1个,不可放在托运行李中)
  • 火柴(禁止随身携带及托运)
  • 气雾罐(如防晒喷雾、发胶、驱蚊喷雾,单瓶不超过350ml且总量有限制)
  • 酒精含量超过70%的消毒液(禁止携带)

重点来了:疫情期间很多人带大瓶酒精喷雾消毒,结果在安检被拦下。
酒精湿巾可以带,但酒精液体超过规定容量,一律不行!


食品类:不是所有“家乡味”都能飞

很多人喜欢带特产上飞机,比如腊肉、酱菜、自酿果酒……
但请注意:

  • 液体类食品(如自酿葡萄酒、辣椒油)按液体规定执行;
  • 有强烈气味或易腐食品,可能被拒绝携带;
  • 生鲜肉类、果蔬,国内航班一般可托运,国际航班则受动植物检疫限制。

特别提醒:国际航班千万别带肉制品、种子类食品,轻则没收,重则面临罚款!


其他容易被忽略的“禁带品”

  • 强磁性物品:如大型磁铁、未屏蔽的磁性设备,可能干扰飞机导航;
  • 放射性物质:哪怕是一些老式手表、仪器,也可能被查;
  • 无人机电池:属于高能量锂电池,需单独包装随身携带,且需申报;
  • 电子:可以带,但飞行全程禁止使用,且烟油容量受液体限制。

✅ 建议参考:出行前这样做,省心又高效

  1. 提前3天整理行李,对照航空公司官网的“禁限带物品清单”逐项检查;
  2. 液体类物品统一用分装瓶,控制在100ml以内,装进透明密封袋;
  3. 充电宝随身带,贴好标识,确保容量清晰可查;
  4. 刀具、工具类一律托运,别抱侥幸心理;
  5. 不确定的物品,提前打电话咨询航司客服,别等到了机场才手忙脚乱。

📚 相关法条参考(真实有效)

  1. 《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76号)

    • 第三十一条:旅客不得携带或者在行李中夹带民航禁止运输物品。
    • 第三十二条:禁止随身携带但可以作为行李托运的物品,由民航局规定。
  2. 《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CCAR-276)

    明确规定锂电池、气雾剂、易燃液体等属于危险品,需按标准运输。

  3. 国际民航组织(ICAO)《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

    对全球航空运输中的禁限带物品有统一标准,中国民航据此执行。


上飞机不能带什么?不是靠“感觉”,而是有明文规定
每一次被拦下,都不是安检员“故意为难”,而是为了所有乘客的安全。
别让一瓶水、一个充电宝、一把小刀,毁了你精心准备的旅程

出发前花10分钟检查行李,胜过在安检口尴尬又无奈地扔东西。
安全无小事,细节定成败
能带什么,决定你的便利;不能带什么,决定你的旅程是否顺利

下次出行前,不妨把这篇文章转发给家人朋友,一起做“懂规矩、不踩雷”的聪明旅客!✈️

坐飞机连这个都不能带?你是不是也踩过这些雷区?,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291776.html

坐飞机连这个都不能带?你是不是也踩过这些雷区?的相关文章

坐飞机不能带什么东西?这些隐形雷区你踩过吗?

坐飞机不能带什么东西?这些隐形雷区你踩过吗?

兴冲冲地收拾好行李,提前两小时到场,结果在安检口被拦下,被告知某样东西不能带飞机?那一刻,尴尬、无奈、甚至有点委屈——“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啥不能带啊?”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个让无数旅客头疼的问题:坐飞机不能带什么东西? 首先得明确一点:飞机不是大巴车,也不是高铁,它在万米高空...

坐飞机不能带什么东西?这些隐形雷区你踩过吗?

坐飞机不能带什么东西?这些隐形雷区你踩过吗?

辛辛苦苦打包行李,兴冲冲赶到场,结果安检时被告知“这个不能带”?那一刻,心里五味杂陈——尴尬、无奈,甚至有点委屈。坐飞机不能带什么东西,远止“刀具、打火么简单,很多看似无害的日常用品,一留神就成了登路上的“拦路虎”。 咱们就来一次彻底“大扫除”,把那容易被忽略、但又明确禁止携...

坐飞机到底不能带什么东西?这些隐形雷区你踩过吗?

坐飞机到底不能带什么东西?这些隐形雷区你踩过吗?

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兴冲冲地收拾好行李,信心满满地去场,结果安检时被拦下:“这个不能带!”那一刻,尴尬、焦急、甚至有点委屈——我怎么知道不能带?明明看起来没啥问题啊!坐飞机不能带什么东西,不是一句“危险品”就概括的,很多人以为只要不是枪支弹药、易燃易爆,就万事大吉,但现实,很多日常用品,...

大家都知道,坐飞机是一种快捷、方便的出行方式。但是,很多人对于坐飞机的年龄限制并不是很清楚。那么,到底多少岁可以坐飞机呢?

大家知道,坐飞机是一种快捷、方便的出行方式。但,很多人对于坐飞机的年龄限制并不是很清楚。那么,到底多少岁可以坐飞机呢?

婴儿出生 14 天以上就可以坐飞机了,不过需要注意的,婴儿需要购买婴儿票,而且婴儿票成人全票价的 10%,单独占座。 儿童票的话,2 周岁-12 周岁的儿童需要购买儿童票,儿童票成人全票价的 50%,同样单独占座。 而12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则可以购买成人票,可以单独占座。 需要注...

坐飞机能带几条烟?坐飞机能带烟的数量限制

坐飞机能带几条烟?坐飞机能带烟的数量限制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的规定,旅客乘国内航班时,每人每次可以随身携香烟数量为两条(400 支),超过这个数量就需要向航空公司申报并经安检部门的批准,而乘国际航班时,香烟的携数量则因国家和地同而有所差异,前往美国的旅客可以携两条香烟,前往英国的旅客则可以携200 支香烟,需要注意的...

坐飞机能带多少酒?坐飞机能带酒的数量限制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的规定,乘国内航班的旅客可以随身携一定数量的酒类,但需符合以下条件:1、酒精浓度70%的酒类,可以携2 瓶(每瓶500 毫升)。2、酒精浓度超70%的酒类,允许随身携,只作为托运行李托运。需要注意的同的航空公司可会有同的规定,建议在乘航...

坐飞机时到底哪些东西不能带?你知道的可能还不够!

坐飞机时到底哪东西不能带知道的可够!

坐飞机这些物品千万别飞机有没有在安检时被拦下是不是有时候自己清楚为什么这个能带,那不能带?关于“飞机什么不能带这个问题,仅关系到我们旅途否顺利,更关乎每一位乘客的安全。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航空安全无小事,航空公司和场对携物品有严格规定,不是为了为难旅客,而...

医保卡乱刷会坐牢?这些雷区你踩过吗?

医保卡乱刷会牢?这些雷区你踩过吗?

医保卡人手一张,但真的用对了吗?最近一位朋友因把医保卡借给亲戚买降压药,竟被保险公司拒赔重疾险,理由“隐瞒病史”。医保卡使用仅影响报销,甚至可涉嫌违法!这些隐藏风险,中招了吗?医保卡三大禁忌,千万别犯!1、外借医保卡=违法!无论给父母买药还帮朋友体检,只要医保卡登记了他人用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