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征信记录真的5年就清零了吗?
某天突然想申请房贷、车贷,甚至只是想办张信用卡,结果银行一查征信,发现几年前的一笔网贷逾期记录赫然在列,瞬间被拒之门外?你心里嘀咕:“那都好几年前的事了,怎么还赖着不走?”于是你开始怀疑:难道不是说“逾期记录5年自动清零”吗?
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这句“征信逾期5年清零”几乎成了民间流传最广的“金融常识”,可问题是——它到底准不准确?咱们就来掰扯清楚,别再被半懂不懂的说法误导了!
“5年清零”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听到“5年清零”,就以为:只要过了5年,不管有没有还钱,征信上的黑历史都会自动消失。错!大错特错!
真正的情况是:只有你还清了欠款,从你还清的那一天起,逾期记录才会开始“倒计时5年”。也就是说,这个“5年”不是从你逾期那天算起,而是从你还清欠款后的那一天开始计算。
举个例子:
小李2018年借了网贷,2019年逾期,拖到2022年才把本金和罚息全部还清,这笔逾期记录会从2022年还清之日起,再保留5年,也就是到2027年才会从征信报告中彻底消失。
重点来了:如果你一直没还,那这条记录会一直存在,不会自动清零!不仅如此,它还可能被持续上报,甚至被列为“呆账”或“核销”,对信用的伤害更大。
征信记录的“保质期”到底怎么算?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规定,个人征信系统中关于负面信息的保存期限为5年,但前提是“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
这里的“终止之日”非常关键——指的是你还清欠款、结清账户的那一天,而不是你逾期的那一天。
如果你现在还有网贷逾期没处理,别指望时间能帮你“洗白”。不还钱,记录就不会消失。
更现实的问题是:很多网贷平台在你逾期后,会把债务打包给催收公司,甚至上报征信、起诉你,一旦被法院判决,还可能进入“执行失信名单”,那影响可就不止5年了。
逾期记录真的会影响一辈子吗?
虽然5年后记录会清除,但在这5年内,它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
- 银行贷款被拒
- 信用卡额度降低或无法申请
- 房贷利率上浮
- 甚至影响某些岗位的入职背景调查(比如金融、公务员)
更扎心的是:即使5年后记录清零,部分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仍可能调取历史数据或通过其他风控系统发现你的“黑历史”,信用修复不是等时间过去那么简单,它需要你主动去“重建信任”。
那现在逾期了该怎么办?
如果你已经逾期,别慌,也别破罐子破摔。越早处理,伤害越小。
- 尽快还清欠款: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只要还清,5年倒计时就开始了。
- 联系平台协商:有些平台支持“征信修复”或“结清证明”,可以申请删除部分重复上报的记录。
- 保持后续良好记录:按时还款、合理使用信用卡,用“正面记录”覆盖负面影响。
- 定期查征信:每年有两次免费查征信的机会,关注自己的信用变化。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面临网贷逾期,千万不要选择“躺平”,时间不会自动帮你解决问题,反而会让问题越滚越大。正确的做法是:正视债务、积极沟通、尽快结清,哪怕现在手头紧,也可以尝试与平台协商分期或延期,至少表明你有还款意愿。信用是无形资产,修复它,比积累它更难,但值得你全力以赴。
相关法条依据: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明确将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等。
回到最初的问题:网贷逾期,征信5年清零吗?
答案是:只有你还清了,才开始算5年;没还清,永远不会清零。
别再被“5年自动消失”的误解误导了,信用不是可以随意挥霍的东西,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你过去的金融行为,而修复它,需要的不只是时间,更是责任和行动。
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从今天起,正视问题,结清欠款,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毕竟,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勇敢面对的自己。
网贷逾期,征信记录真的5年就清零了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