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除权?你真的搞懂了吗?
你有没有在炒股的时候,突然发现账户里的股票价格莫名其妙“变便宜”了,但持股数量却没变?或者收到公司发来的“分红”或“送股”通知,结果第二天股价直接跳水?别慌,这很可能就是——除权在起作用,那到底什么叫除权?它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让很多新手摸不着头脑的术语。
除权,就是上市公司在进行分红、送股、配股等权益分配后,对股票价格进行相应调整的过程,它的核心逻辑是:公司把一部分价值“分”给了股东,那么剩下的股票自然要“降价”,以保持市场总价值的平衡。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假设你有一块价值100元的蛋糕,现在你决定把它切成两半,一半送人,一半留着,那剩下的这一半,显然就只值50元了。除权就像这个“切蛋糕”的过程——公司把利润或股份分给了你,股价就得相应“打折”,不然市场就乱套了。
常见的除权情形有几种:
送股除权:比如10送5,意味着你每持有10股,就能免费再得5股,但送股后,股价会按比例下调,比如原价10元,送股后理论上变成约6.67元(10 ÷ 1.5)。你拿到的股数多了,但每股价值降了,总资产不变。
转增股本除权:和送股类似,是用资本公积金转成股本送给股东,处理方式也一样。
配股除权:公司向老股东按比例低价发行新股,如果你不参与,你的持股比例会被稀释,股价也会除权调整。
分红除息:现金分红后,股价要减去每股分红金额,这叫“除息”,虽然常和除权一起说,“除权”侧重股份变动,“除息”侧重现金分配。
关键点来了:除权本身并不会让你赚钱或亏钱,它只是账面上的调整,很多投资者看到股价“暴跌”就慌了,其实那只是除权后的正常表现,真正决定你盈亏的,是公司未来的经营能力和股价走势。
但这里有个心理陷阱:有些人看到“10送10”就觉得赚翻了,股票变多了嘛!可实际上,股数翻倍,股价腰斩,你的持仓总值没变,除非公司业绩持续增长,股价能涨回甚至超过除权前的水平,这才叫“填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增值。
建议参考:
如果你是长期投资者,别被除权当天的股价波动吓到,重点要看公司分红是否可持续、送股是否有成长逻辑、配股资金用途是否合理。真正的价值投资,看的是企业基本面,而不是除权那一刻的数字游戏,短期投机者则可以关注“抢权行情”(分红前股价上涨)和“填权行情”(除权后股价回升),但风险也更高,需谨慎操作。
相关法条参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
“上市公司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在每一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四个月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报送年度报告,并予公告,年度报告应当记载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和经营情况、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情况、利润分配方案等内容。”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也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在实施利润分配、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配股等方案时,必须及时披露,并说明除权除息的计算依据和实施安排。
小编总结:
什么叫除权?它不是陷阱,也不是暴富捷径,而是一套公平透明的价值重估机制,理解除权,是每个股民走向成熟的第一课,别再被“送股”“高送转”的噱头迷惑,真正值得投资的,是那些能持续“填权”、用业绩说话的好公司,市场从不亏待理性的人,但总在戏耍盲目者,搞懂除权,你就已经比90%的人更懂股市了。
什么叫除权?你真的搞懂了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