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等于多少股票?99%的人可能都搞错了!
你有没有在炒股时听到过“买一手”“卖两手”这样的说法?是不是觉得这就像点菜一样简单?“一手”这个看似普通的词,背后藏着不少门道,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一手到底等于多少股票?它是不是全国统一?有没有例外?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咱们得搞清楚,“一手”其实是股票交易中的一个最小交易单位,不是指“一只手”,也不是指“第一次买”,而是交易所规定你买卖股票时,至少得按这个单位来操作,那这个单位到底是多少股呢?
在中国大陆的A股市场,绝大多数股票的一手是100股,也就是说,你想买某只股票,哪怕你只想要50股,对不起,系统不让你买,最少得买100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新手刚入市时,看到股价20元,以为2000元就能买100股,结果发现还要加上手续费、印花税等,实际支出略高。
但注意了,“一手=100股”并不是铁板一块的规定,虽然A股市场目前普遍执行这个标准,但历史上并非如此,比如在2019年以前,港股市场的一手数量是不固定的,有的股票一手是500股,有的是1000股,甚至还有200股、400股的,这种“每只股票自定一手数量”的做法,主要是为了控制股价看起来“不太便宜”,避免被误认为是“垃圾股”。
咱们现在主要讲A股,目前沪深交易所明确规定,除特殊情况外,股票买卖以100股为一手,可以买卖1手、2手……最多不超过交易所规定的单笔申报上限,也就是说,你买100股是一手,买200股是两手,以此类推。
但这里有个特别重要的点:科创板和创业板有没有例外?北交所呢?
答案是:基本一致,但北交所有点不一样。
北交所(北京证券交易所)为了照顾中小投资者,降低门槛,一手可以是100股,但允许“零股交易”,也就是说,如果你手里有90股想卖,可以直接挂单卖出,不需要非得凑够100股,这是和其他两个交易所最大的区别,也是北交所流动性设计上的创新。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一手等于多少股票?
👉在沪深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一手=100股
👉在北交所:一手通常也是100股,但支持零股买卖,更灵活
你可能会问:那如果某只股票价格特别高,比如贵州茅台,一股2000元,买一手就得20万,小散户怎么办?
交易所也考虑到了这一点。高价股虽然一手要100股,但你可以通过融资融券、ETF基金等方式间接参与,不一定非要直接买正股。
建议参考:
如果你是新手投资者,在下单前一定要查看该股票的“最小交易单位”,虽然目前A股基本都是100股一手,但养成这个习惯很重要,尤其是未来如果投资港股或美股,规则完全不同——比如美股很多股票是“1股起买”,没有“一手”的概念,而港股则每只股票规定不同。提前了解规则,才能避免下单失败或资金浪费。
对于资金量较小的投资者,可以优先考虑ETF或指数基金,它们通常门槛更低,且能分散风险,别死磕“买一手茅台”的执念,投资的本质是长期增值,不是面子工程。
相关法条参考: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第3.1.5条规定:
“买卖股票、基金、权证等,应当以100股(份)或其整数倍为申报单位,买入时,申报数量应当为100股(份)或其整数倍;卖出时,余额不足100股(份)的部分,应当一次性申报卖出。”
《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第3.3.3条也有类似规定:
“买卖股票以100股及其整数倍为单位,卖出时,不足100股的零股,应当一次性申报卖出。”
而《北京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试行)》第3.3.4条则明确:
“买卖股票的申报数量应当为100股或其整数倍,卖出股票时,余额不足100股的部分,可以一次性申报卖出。”
这说明北交所对零股更友好,提升了交易灵活性。
小编总结:
“一手等于多少股票?”答案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在中国A股市场,一手通常是100股,这是硬性规定,也是交易的基本单位,但不同交易所略有差异,特别是北交所支持零股卖出,对散户更友好,投资不是比谁买得多,而是比谁懂规则、会规划。搞清楚“一手”的含义,是你迈向理性投资的第一步,下次再听到“买一手”,别再以为只是随口一说,它背后,可是有法律和规则撑腰的!
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但前提是——你得先知道规则是什么。
一手等于多少股票?——99%的人可能都搞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