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十多天就说要起诉,真的会立案吗?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您已逾期12天,平台将依法起诉,请尽快还款!”短短一句话,瞬间让人心跳加速。网贷逾期十多天就说要起诉,这到底是吓唬人,还是真的要走法律程序?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让你不再被几行字吓得睡不着觉。
咱们得明白一个基本逻辑:催收手段≠法律行动。很多网贷平台在你刚逾期几天就开始发“起诉通知”,其实更多是施压策略,他们知道,大多数人一听到“起诉”两个字,心理防线就崩了,立马筹钱还款。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真的已经向法院提交了材料。
那到底什么情况下,平台才会真正起诉你呢?
正规持牌金融机构或合规网贷平台在决定起诉前,会经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短信、电话催收;
第二阶段是外包给第三方催收公司,语气可能更严厉;
第三阶段才是评估是否走司法程序。
而真正走到“起诉”这一步,成本并不低,平台需要准备合同、放款记录、催收记录等证据材料,还要支付诉讼费、律师费,甚至可能面临执行难的问题。大多数平台不会因为逾期十多天就立刻起诉,尤其是金额较小的情况下,起诉的性价比太低。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掉以轻心。如果逾期金额较大(比如超过1万元以上),且你一直失联、拒绝沟通,那平台确实有可能在逾期30天甚至更短时间内提起诉讼。特别是一些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或银行背景的贷款产品,法律意识强,流程规范,真告你是分分钟的事。
还有一个关键点:“起诉”和“立案”是两回事。平台说“要起诉”,只是表达了他们的法律意图;而法院是否受理、是否立案,还得看证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起诉条件,借贷合同是否合法有效?你是否确实是借款人?这些都得一一核实。
另外提醒一点:即便还没被起诉,逾期记录已经上了征信,影响的是你未来的房贷、车贷、信用卡申请。更严重的是,一旦进入诉讼程序,法院判决后你仍不还款,就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老赖”,出行、高消费、子女就读高收费学校都会受限。
建议参考:
如果你目前正面临网贷逾期,千万别选择逃避。正确的做法是:
- 主动联系平台,说明自己的实际困难,尝试协商延期或分期还款;
- 保留所有沟通记录,避免被恶意催收骚扰;
- 如果对方威胁、恐吓、爆通讯录,立即录音并保留证据,可向银保监会或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
- 一旦收到法院传票,务必重视,及时应诉,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律师帮助。拖着不管,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小编总结:
网贷逾期十多天就说要起诉,大多数时候是催收话术,但绝不能当成耳边风。真正的风险不在于“会不会告”,而在于“你有没有应对的意识和行动”。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装睡、逃避、无视。面对债务,坦诚沟通、积极解决才是正道,法律保护的是合理权益,但前提是你要站在阳光下解决问题。别让一时的困难,变成一生的信用污点。
网贷逾期十多天就说要起诉,真的会立案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