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保释到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被拘留后还能回家吗?

主角被抓进警察局,几分钟后律师拿着一叠现金走进来,说“我来保释他”,然后人就大摇大摆走出了警局?很多人看完后都会好奇:保释是什么意思?真的只要交钱就能走人吗?普通人如果遇到类似情况,真的有机会“保释”出来吗?咱们就来聊点“接地气”的法律干货,把“保释”这件事彻底讲明白。

咱们得先纠正一个常见的误解——中国法律其实没有“保释”这个词,没错,你没听错,我们在美剧里常说的“bail”,在咱们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对应的其实是“取保候审”,虽然听起来差不多,但背后的法律逻辑和操作流程,可大不一样。

保释到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被拘留后还能回家吗?

那什么是取保候审呢?就是在案件还没判之前,嫌疑人或被告人因为某些原因不需要被一直关押,可以在提供担保的前提下,暂时回到社会生活,但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定,比如随传随到、不得离开居住地等,这既保障了司法程序的正常进行,也避免了对未定罪人员的过度羁押,是一种“人性化”与“法治化”并重的制度设计。

谁可以申请取保候审?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律师,都可以向办案机关提出申请,但能不能批,不是你说了算,得看具体情况。

办案机关会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案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比如是不是暴力犯罪、有没有社会危险性);
  • 嫌疑人有没有前科;
  • 是否可能逃跑或干扰证人;
  • 是否有固定的住所和收入,能不能提供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取保候审≠无罪释放,更不等于案件结束,很多人以为“保出来了”就没事了,这是大错特错,取保只是刑事程序中的一个环节,后续该侦查侦查,该起诉起诉,该审判审判,一样都不能少,如果你在取保期间违反规定,比如擅自离市、不配合调查,那对不起,随时可能被重新收押

取保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人保,也就是找一个有信誉、有稳定收入的人做担保人,承诺监督你遵守规定;另一种是财保,也就是交一笔保证金,金额由办案机关根据案情决定,一般在几千到几万元不等,案件结束后,如果没有违规,这笔钱是会退还的。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是不是所有案件都能申请取保?答案是否定的,比如涉嫌故意杀人、贩毒、恐怖活动等严重犯罪,或者有逃跑、毁灭证据风险的,原则上是不适用取保候审的,法律讲究的是“宽严相济”,既要保障人权,也要维护社会秩序。


建议参考:

如果你或家人突然被刑事拘留,第一时间不要慌,更不要病急乱投医,正确的做法是:

  1. 尽快联系专业刑事辩护律师,律师可以第一时间会见当事人,了解案情,并依法提出取保候审申请;
  2. 积极配合调查,但不要随意签字或做笔录,尤其是在不清楚后果的情况下;
  3. 准备好担保人或保证金,提高取保成功率;
  4. 严格遵守取保期间的各项规定,千万别以为“出来了”就万事大吉。

取保候审是法律赋予你的一项权利,但不是特权,用得好,能争取更多时间和空间;用不好,反而可能加重后果。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小编总结: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保释是什么意思?它其实就是“取保候审”的通俗说法。这不是花钱买自由,而是一项依法可争取的程序性权利,它背后体现的是法律对人性尊严的尊重,也考验着办案机关的判断力和公众的法律意识。
面对刑事风险,情绪解决不了问题,懂法、用法、找对人,才是真正的“保释之道”,别等到事情发生了才后悔没早了解这些知识,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我们每个人在关键时刻可以依靠的“盾牌”。

保释到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被拘留后还能回家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289322.html

保释到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被拘留后还能回家吗?的相关文章

人被拘留后通(人被拘留)

人被拘留属,除非说没有办法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安全犯罪或者恐怖活动犯罪。主要因为这种类型的犯罪行为,一旦知了属,那有可阻碍公安机关进行侦查活动,所以就不予知了。人被拘留? 会的。除无法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知可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

律师函到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有必要了解吗?

律师函到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有必要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律师函”这个词,第一反应:我摊上事了?要打官司了? 律师函的意思并没有想象中那可怕,但它也绝不一封普通的信,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律师函什么意思?它在法律实务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普通人什么情况下可会收或发出律师函? 律师函什么意思? 律师...

国有企业到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真的了解吗?

国有企业到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真的了解

在我们日常的新闻报道、经济分析中,经常会听“国有企业”这个词。国有企业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和私营企业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设立这多国有企业?我们就来一起揭开“国有企业”的神秘面纱。什么是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指由国或地方政府出资设立,并对其拥有控制权的企业,这类企业的资产属于国所有...

私募基金到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也能参与吗?

私募基金到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参与

在金融投资领域,“私募基金”这个词近年来频繁出现在新闻和理财讨论中。私募基金是什么意思?它跟我们常说的公募基金有什么区别?普通投资者参与其中? 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想要尝试更高层次投资的。 今天我们就来用俗易懂的语言,把“私募基金”这个看似高大上的词汇掰开揉碎,讲清楚它的本质、运作方式以及...

政审到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真的需要担心吗?

政审到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真的需要担心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尤其在求职、入党、参军或者进入体制内单位时,经常会听一个词:“政审”,很多一听“政审”两个字就紧张起来,仿佛这个神秘又严肃的程序。政审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究竟是什么流程?普通人是否都需要经历?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这个话题。 政审的定义:不只“审查政治背景” 所谓...

建档立卡到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需要了解它吗?

建档立卡到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需要了解它

你有没有在社区办事、申请补助,或者看新闻时听过“建档立卡”这个词?觉得这个词听起来很正式,但又不太清楚它具体指的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看似专业,其实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建档立卡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建档立卡? “建档立卡”指政府为了精准识别、管理和服务特定群,特别...

双规到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需要担心吗?

双规到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需要担心

你有没有在新闻里听过“某某官员双规了”?这句话听起来挺吓,但到底“双规”是什么意思像网上说的那样,“秘密禁”?普通人会不会也“双规”?咱们就来把这件事彻说清楚,用最接地气的话,讲最专业的法律知识。 咱们得明确一点:“双规”不法律术语,而党内纪律审查中的一种特殊措施,它全称叫...

廉租房到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也能住上政府的房子吗?

廉租房到底是什么意思普通人住上政府的房子

每个月工资刚手,房租就先“吃掉”一大块,剩下的钱连生活都捉襟见肘?尤其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常常在合租房里辗转,为一个安稳的小窝发愁,这时候,你可听说过“廉租房”这个词,但心里却打了个问号:廉租房是什么意思?它真的?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透这个话题。廉租房,全称“廉租住房”,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