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综合> 正文内容

中国法定利息是多少?很多人搞错了!

朋友借钱不还,你想算点利息,结果一查发现“法定利息”四个字,脑子里一片空白?或者你在签合同的时候,看到“按法定利率计息”就懵了——到底中国法定利息是多少?是5%?6%?还是根本就没有固定数字?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件事掰扯清楚,作为执业多年的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搞不清“法定利息”吃了大亏,要么多收了钱惹上麻烦,要么该拿的利息一分没拿到,这篇文章不整虚的,直接上干货,讲明白、说透彻,让你一次搞懂“中国法定利息”到底是啥

中国法定利息是多少?很多人搞错了!


“法定利息”到底指什么?

中国并没有一个全国统一、固定不变的“法定利息”数值,每年8%”这种一刀切的标准,很多人以为法律上写了个“法定利率”,就等于有个明码标价的数字,其实不然。

我们常说的“法定利息”,在法律语境中通常指的是以下几种情况:

  1. 民间借贷中的利率保护上限
  2. 法院裁判案件中逾期付款的利息计算标准
  3. 金融机构的法定利率参照(如LPR)

最常被问到的,就是民间借贷的法定利率上限


民间借贷的“法定利息”怎么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修订),目前的规则是:

  • 合法保护的利率上限是“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
    这个LPR不是固定的,每个月20号左右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比如2024年6月发布的一年期LPR是3.45%,那么4倍就是8%
    只要约定的年利率不超过13.8%,法院就支持;超过的部分,法院不保护,借款人可以不还。

举个例子:
你借给朋友10万元,约定年利率15%,现在对方不还,你去起诉,法院会支持13.8%的部分,也就是13800元利息,但高出的200元(15000-13800)法院不会判对方必须支付。

重点来了:这个“4倍LPR”是动态的!
如果你的借条是2023年写的,利率按当时的LPR4倍算;2024年打官司,就得按起诉时的LPR4倍来判断是否超标,这意味着,利率红线会随时间浮动,不是签合同那一刻就定死的


没有约定利息怎么办?

很多人以为“没写利息=没利息”,这在法律上基本是对的。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亲兄弟、好朋友之间借钱,口头说“以后还你”,但没提利息,那法律上就是无息借款,你想事后要利息?法院不支持。

但如果是逾期不还,哪怕原本没约定利息,你也可以主张逾期利息
这个逾期利息,通常按起诉时一年期LPR来计算,比如LPR是3.45%,你就可以要求对方从逾期那天起,按3.45%补利息。


银行贷款和企业之间的利息呢?

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的资金拆借,现在也被允许有一定范围的利息,但同样不能超过LPR的4倍。
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不受“4倍LPR”限制,他们有自己的定价机制,比如房贷、车贷利率通常挂钩LPR上下浮动。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在处理借贷问题,记住这几点:

  • 写借条一定要明确写清利息!口头说的不算,白纸黑字才保险。
  • 利率别超过当前LPR的4倍,否则超出部分打水漂。
  • LPR每月可能调整,建议在借条里写:“按起诉时一年期LPR的4倍计算”,避免争议。
  • 朋友借钱,即便不收利息,也建议写个借条,注明“无息借款”,防止日后误会。
  • 遇到老赖不还,别自己吓唬人,及时起诉,法院会依法支持你该得的利息

相关法条参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3.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9〕第15号

    明确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作为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基准。


中国法定利息是多少?没有一个固定数字,关键看“LPR的4倍”,这个标准既保护了出借人的合理收益,也防止了高利贷泛滥。
合法利息≠想收多少收多少,有约定≠全都能拿到
无论是借钱还是被借,都要懂法、守法、用法。
一笔写清楚的借条,胜过十次催债的怒吼
别再被“月息2分”“年化24%”这些老黄历误导了,时代变了,法律也更新了。
搞懂“法定利息”,不只是为了维权,更是为了守住人情之外的那份公平与底线。

——法律不冰冷,但它从不偏袒无知。

中国法定利息是多少?很多人搞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289003.html

标签:法律

中国法定利息是多少?很多人搞错了!的相关文章

支付宝提现利息多少很多人搞错了,真相竟然这样!

“我从支付宝提现,银行账户到账的钱比余额少了一点,被收利息’?”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一唠这个话题——支付宝提现利息多少? 先说重点:支付宝提现不叫“利息”,而“服务费”,很多人一听到钱少了,第一反应就银行或支付宝在收利息”,其实完全不那么回事。支付宝本身不会对提现收...

借条利息一般多少?很多人搞错了,一不小心就踩了法律雷区!

借条利息一般多少很多人搞错了,一不小心就踩了法律雷区!

朋友急用钱,开口借两万,说好半年后还,还主动提出给点“意思意思”的利息,你心里一暖,觉得这靠谱,于爽快答应,写个借条,可等到还钱那天,对方却说:“咱俩兄弟,哪能真要利息?”你一愣,心想:那当初说的利息到底算不算数?律上允许的借条利息到底是多少?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问题,作为从...

微信白条提额度是多少?很多人搞错了这一点!

微信白条提额度是多少很多人搞错了这一点!

也经常在刷朋友圈时,看到朋友晒“微信白条额度又涨5000!”心里一紧:为啥我的才3000? 别急,今天咱们不聊玄学,也不靠运气,从律+实操角度,给你扒清楚“微信白条提额度是多少”背后的真相,这可不随便点几下就能涨的,它藏着一套“隐形评分机制”,,额度自然来。 得明确一个概念:...

微信月提现限额到底是多少很多人搞错了

月底想把微信里的钱提出来,结果突然提示“本月提现额度已达上限”?那一刻,特别懵?微信月提现限额到底是多少,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其实藏着不细节,不清楚,真的会影响你的资金安排。 咱们就来彻底扒一扒这个大家关心却常常误解的问题。 得明确一点:微信支付本身并没有设置“每月提现限额”这个固...

工行微信月额度是多少很多人搞错了

在超市刷微信付款,突然提示“支付失败”,一看才发现银行限额?尤其工商银行的卡,更常被这个问题困扰,很多人开始问:工行微信月额度到底是多少?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问题,别再被模糊信误导! 得明确一点:工行本身没有一个统一的“微信月额度”这个概念。很多人以为工行直接给微信设...

工行转账月限额到底是多少很多人搞错了

急着给朋友转一笔钱,结果系统提示“超出月限额”,卡在半路干着急?尤其用工商银行(简称“工行”)转账的时候,很多人心里都没个准数,工行转账月限额多少钱?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背后藏着不门道。 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工行转账的月限额到底怎么的,不同情况下的额度差异,以及为什么你可...

有信用币额度是多少?很多人搞错了,真相原来是这样!

有信用币额度是多少很多人搞错了,真相原来这样!

你有没有在购物平台或者金融App里看到过“信用币”这三个字?点进去一看,账户里竟然显示有一笔“额度”,但又不知道能不能用、能用多少、算不算钱……于你心里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有信用币额度是多少?这到底个啥?钱吗?能提现吗?会影响征信吗?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让又爱又困惑的“信用币”...

存款定期利率税是多少?很多人搞错了,这笔钱你可能白白送出去了!

存款率税是多少很多人搞错了,这笔钱你可能白白送出去

辛辛苦苦把钱存进银行,选个不率,结果到期一算,实际到手的利息比预期少了一截?你可能会疑惑:“银行不承诺4%的年率吗?怎么只拿到3%一点?” 别急,这背后可能藏着一个被大忽略的细节——存款利息到底要不要缴税?税率是多少? 咱们就来把“存款率税是多少”这个话题彻底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