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网贷逾期超过十年,还能翻身吗?
你有没有想过,十年前因为一场失业、一次创业失败,或者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欠下的那笔信用卡或网贷,如今早已被遗忘在记忆的角落?可最近却突然接到陌生电话,说你“仍有未结清债务”,甚至有人提到“可能被起诉”?别以为时间能抹平一切——信用卡和网贷逾期超过十年,真的就“一笔勾销”了吗?
这事儿,还真没那么简单。
很多人以为,“欠债十年”,早就过了法律追诉期,银行或平台不会再追究,但现实是,时间并不能自动消灭债务,更不等于“债务清零”,即便过去了十年,这笔账依然可能像幽灵一样,悄然出现在你的征信报告里,影响你的生活。
我们先来拆解一下:逾期十年,到底意味着什么?
从法律角度看,民事债务的诉讼时效通常是三年,也就是说,如果债权人(比如银行、网贷平台)在三年内没有通过法院起诉你,那么他们就失去了通过司法程序强制你还款的权利,但这并不等于债务“作废”。债务依然存在,只是“强制执行力”受限了。
举个例子:老张2013年因生意失败欠了某银行信用卡5万元,之后换了城市、换了电话,彻底失联,银行催收几年无果后,将这笔账做了“核销”处理,计入坏账,但核销≠免除,这笔债务只是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移出”,并不代表你不用还了。
更关键的是,征信记录的影响可能长达十年甚至更久,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不良信用记录在结清后保留5年,但如果一直未结清,这个记录可能长期存在,这意味着,哪怕十年过去了,你在申请房贷、车贷、甚至某些工作时,依然可能被“一票否决”。
还有更扎心的:有些网贷平台或催收公司,会把“十年老账”打包卖给第三方债务收购公司,这些公司专门收购“呆账”,然后通过各种方式试图追回,虽然他们不能起诉你(因为诉讼时效已过),但电话骚扰、短信威胁、甚至冒充律师函,依然可能让你寝食难安。
那是不是就完全没办法了?当然不是。
如果你确实无力偿还,或者早已忘记这笔债务,建议你主动“翻旧账”,第一步,去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或通过“征信中心”官方APP查一下自己的信用报告,看看是否还有未结清的逾期记录,第二步,联系原债权机构,确认债务状态,如果是已核销、且诉讼时效已过,你可以要求对方出具“债务结清证明”或“不再追偿声明”。
特别提醒:不要轻信“花钱消征信”的骗局,目前我国没有任何机构可以“人为删除”征信记录,唯一合法途径是:还清欠款后等待5年,不良记录自动消除。
✅ 建议参考:
- 主动查询征信:每年至少查一次个人征信报告,了解自己的信用状况。
- 核实债务状态:联系银行或平台,确认逾期是否已核销、是否仍在追偿。
- 保留沟通记录:与催收方沟通时,录音、保存短信,防止被骚扰或恐吓。
- 拒绝非法催收:若遭遇暴力催收、威胁、泄露隐私等行为,立即报警并保留证据。
- 理性对待“老账”:即使无力全额偿还,也可尝试协商分期或一次性打折结清,争取拿回清白。
📚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债权人超过诉讼时效起诉的,法院应予受理,但债务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法院将驳回其诉讼请求。
信用卡网贷逾期超过十年,并不等于“高枕无忧”,虽然法律上你可能不再面临被起诉的风险,但信用污点、催收骚扰、心理负担依然可能如影随形。真正的解脱,不是逃避,而是直面过去,主动清理“信用垃圾”。
时间可以冲淡记忆,但不该成为逃避责任的借口。还清一笔旧账,不只是为了修复征信,更是对自己人生的一次郑重交代。
别让十年前的“一时之困”,变成十年后的“长久之痛”,现在行动,还来得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