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了,到底会不会上征信?真相一次说清!
手头紧张,临时借了笔网贷救急,结果一时周转不开,逾期了几天甚至更久?心里七上八下地想:“这会不会影响我的征信啊?”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让很多人揪心的问题——网贷逾期会不会上报征信?
答案是:看情况,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会!
很多人以为,只有银行贷款还不上才会记入征信,其实大错特错,自从2019年央行征信系统全面升级,接入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正规网贷平台都被纳入了“征信监管圈”,也就是说,只要是接入了央行征信系统的网贷平台,一旦你逾期,就极有可能被记录在个人征信报告中。
那怎么判断一个平台是不是上征信呢?很简单,看它是不是持牌金融机构,或者有没有明确标注“已接入央行征信”,比如像借呗、京东金条、微粒贷这些大平台,从借款那一刻起,你的借贷行为就已经和征信挂钩了,哪怕你只逾期一天,也有可能被上报。
更关键的是,逾期记录一旦进入征信,至少保留5年,而且这5年里,你想申请房贷、车贷、信用卡,甚至有些公司入职背调,都可能被卡住。“一次逾期,多年难消”绝不是危言耸听。
那是不是所有网贷都上征信?也不是,一些小型、非持牌、甚至是违规的“714高炮”类平台,可能暂时没接入征信系统,但这不代表你可以高枕无忧,这些平台虽然不上征信,但可能会通过催收、爆通讯录、甚至诉讼等方式追债,反而更容易陷入更复杂的纠纷。
还有一个误区:很多人觉得“我还清了就没事了”,错!还清欠款只能终止罚息和催收,但已经产生的逾期记录不会自动消失,除非是平台上报错误,否则这个“黑点”会一直跟着你。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逾期几天算严重?”一般而言,逾期超过30天就属于“严重逾期”,会被标记为“M3”及以上等级,直接影响信用评级,而连续逾期3次以上,基本就告别优质信贷客户行列了。
最稳妥的做法是:借了钱,按时还;还不上,主动沟通。很多平台其实提供延期还款或分期协商服务,只要你主动联系客服,说明情况,有很大概率能争取到缓冲期,避免征信受损。
✅ 给你的几点实用建议(建议收藏):
- 借款前先查平台资质:选择明确标注“已接入央行征信”的平台,心里有数。
- 设置还款提醒:手机日历、支付宝、微信都可以设提醒,避免遗忘。
- 实在还不上,别玩消失:第一时间联系平台,尝试协商延期或分期。
- 定期查征信报告:每年有两次免费查询机会(可通过人民银行官网或云闪付),及时发现问题。
- 远离非正规网贷:不知名的App、低门槛高利率的贷款,往往风险极高。
📚 相关法律依据参考:
-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三条: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同意不得采集,但依法公开的信息除外。
-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出借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市场秩序的通知》:要求所有持牌金融机构及合作平台,依法合规报送信贷信息至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网贷逾期会不会上征信?答案很明确:只要平台接入征信系统,就会!而如今,绝大多数正规平台都已经接入,别再抱着“借点小钱,逾期几天没关系”的侥幸心理,征信是你在现代社会的“经济身份证”,一旦受损,代价远比你想象得大。
借得轻松,还得负责。守住信用,就是守住未来的贷款资格、买房机会,甚至是人生的选择权。
别让一次逾期,成为你人生路上的绊脚石。
—— 信用无价,珍重前行。
网贷逾期了,到底会不会上征信?真相一次说清!,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