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网贷逾期被起诉立案怎么办?手头紧就只能认栽吗?
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私信,问题都差不多:“我在某某App上借了网贷,最近实在周转不开,逾期了几个月,突然收到法院传票,说已经立案了,这可怎么办?是不是要坐牢了?房子车子会不会被收走?”
说实话,看到这些留言,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很多人不是不想还,而是真的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可一旦网贷逾期被起诉并正式立案,事情就从“欠钱”升级成了“法律纠纷”,不能再用“拖一拖就过去了”的心态去面对了。
咱们得搞清楚一件事:网贷逾期本身不构成犯罪,不会坐牢,除非你有恶意骗贷、伪造资料、转移资产等行为,否则这属于民事纠纷,不是刑事案件,所以别被催收电话里的“不还就抓你”吓住,那是恐吓,不是法律。
但话说回来,被起诉立案意味着法院已经受理了债权方的诉讼请求,接下来你必须认真对待,如果你置之不理,法院会缺席判决——也就是在你没出庭、没答辩的情况下,直接判你败诉,败诉之后,对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你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账户都可能被冻结,工资被划扣,甚至房产车辆都可能被查封拍卖。
那现在该怎么办?别慌,四步走,稳住局面:
第一步:确认起诉真实性
先别急着崩溃,收到“被起诉”的消息,一定要核实真伪,有些催收会伪造法院文书吓唬人,正确的做法是:
- 登录“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或“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输入身份证号查询是否有相关案件;
- 或者直接拨打当地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电话咨询。
第二步:积极应诉,别当“失踪人口”
一旦确认立案,最忌讳的就是逃避,你不回应,法院只会按原告(网贷平台或其债权受让方)的说法判,你应该:
- 在收到传票后15日内提交答辩状,说明你的实际困难、收入状况、是否有还款意愿等;
- 如果经济困难,可以申请分期还款或减免部分利息;
- 重点指出平台是否存在高利贷、砍头息、暴力催收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影响判决结果。
第三步:审查借贷合同的合法性
很多App网贷看似正规,实则暗藏猫腻。
- 实际年利率超过LPR四倍(目前约14.8%),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 合同里藏着“服务费”“管理费”等变相高息;
- 放款前就扣掉“手续费”,属于“砍头息”,应从本金中扣除。
这些细节,都是你在法庭上可以争取减免债务的关键筹码。
第四步:争取调解,避免强制执行
法院通常会在开庭前组织调解,如果你态度诚恳,愿意分期偿还本金,很多平台会选择和解,毕竟走完诉讼流程他们也要成本。调解成功,不仅能避免执行,还能保留信用底线。
📌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面临App网贷逾期被起诉,
- 别信催收恐吓,但要重视法院通知;
- 主动联系法院,按时提交材料;
- 整理收入证明、困难说明、还款能力评估,作为谈判依据;
- 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帮助,尤其是涉及金额较大或平台存在违规行为时;
- 切勿转移财产、逃避执行,否则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一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
-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 小编总结:
App网贷逾期被起诉立案,不是世界末日,但必须正视。
逃避只会让问题滚雪球,而理性应对、依法维权,反而可能打开一条出路。
你要明白,法律保护的不只是债权人的钱,也保护你作为债务人应有的权利。
欠债要还,但不该被高利吞噬;面对诉讼要怕,但更该怕的是什么都不做。
生活不易,但每一步合法合规的应对,都是在为自己争取喘息的空间。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法律,永远是最后一道防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