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是什么意思?别小看这四个字,它可能藏着法律纠纷的导火索!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签合同时,对方说:“条款里‘各’是什么意思,咱们得说清楚。”
你一愣——“各”不就是“每一个”的意思吗?还能有啥讲究?
可现实是,“各”这个字,在法律文书里,常常是争议的起点,甚至能决定你是赢是输。
举个真实案例:
老张和老李合伙开奶茶店,合同写明:“利润由双方各得50%。”
结果一年后分红,老张认为“各得50%”是平分全部利润,每人25%;老李却说,“各”是指“各自拿走一半”,也就是每人50%。
你看,一个“各”字,直接让两人从合伙人变成对簿公堂的对手。
这就是法律语言的魔力——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
“各是什么意思”不是抠字眼,而是厘清责任边界的关键动作。
在合同、协议、甚至法院判决中,“各”常用于描述多个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分配。
“甲乙双方各承担违约责任” vs “甲乙双方共同承担违约责任”——前者意味着各自独立担责,后者则可能连带追偿。
一字之差,法律责任天壤之别!
更常见的是在婚姻财产、遗产继承、公司股权等场景中,“各”是否等比例分配?是否包含隐性义务?都得靠上下文+法律解释来定性。
下次看到“各”,别急着点头,先问一句:“这里的‘各’,到底指谁?怎么分?凭什么?”
这才是专业态度。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在起草或签署涉及多人权益的文件(合同、协议、遗嘱等),遇到“各”字,请务必做到三点:
1️⃣ 明确主体数量(是两个人还是多人?)
2️⃣ 注明分配方式(平均?按比例?有条件?)
3️⃣ 加括号或脚注说明(“各”指甲、乙双方分别享有50%,互不干涉)
宁可啰嗦一句,也不要模糊一个词。
📘相关法条参考(节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466条:
“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有关条款、合同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
👉 这条直接告诉我们:当“各是什么意思”产生分歧时,法院不会只看字面,还会结合整体语境判断你当时到底想表达啥。
📌小编总结:
“各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表面是个语法题,背后其实是法律思维的试金石。
真正懂法律的人,不怕复杂条款,反而警惕那些“看起来很明白”的小词。
因为正是这些词,最容易让人掉进“我以为”的坑里。
法律不保护“想当然”,只认“写清楚”。
下次再看到“各”,别跳过,停下来,把它掰开了、揉碎了问明白——这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