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到底是什么?它跟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国家机关不能随便搜你的家?为什么你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为什么政府要依法行政?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都和一部法律息息相关——宪法。
宪法是什么?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所有法律的“母法”,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也是保障我们每个人基本权利的法律武器。
换句话说,宪法就像一座房子的地基,其他法律、法规都是在这块地基上盖起来的楼,如果地基不稳,整座楼都有可能崩塌,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运行规则。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虽然很少有人会翻看宪法条文,但它的影响无处不在,比如你去办身份证、结婚登记、上访维权、甚至在网上发言,都可能涉及宪法赋予你的基本权利,比如人身自由权、言论自由权、平等权、受教育权等等。
更重要的是,宪法不仅是约束公民的行为规范,更是限制国家权力的“笼子”,它明确告诉政府、法院、公安等机关:你们的权力不是无限的,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行使,否则就是违法。
宪法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
很多人觉得宪法太高大上,离自己太远,其实不然,当你因为户口问题无法上学时,宪法保障你受教育的权利;当你遭遇不公对待时,宪法赋予你申诉和控告的权利;当你在网络表达观点时,宪法保护你言论自由的基本权利。
宪法的存在,就是为了防止权力滥用,保护每一个普通人的尊严与自由,它不仅仅是一部法律,更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庄严约定。
建议参考:普通人如何理解宪法的价值?
- 学习宪法不是为了背法条,而是为了树立权利意识,知道自己的权利边界,也明白国家权力的边界。
- 遇到不公时,宪法可以成为你维权的依据,虽然在具体案件中不能直接引用宪法作为诉讼依据,但它为其他法律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 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也是宪法赋予你的权利,比如选举、监督、建议、批评等,都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参政议政权利。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不是“高冷”的法律条文,而是每个公民权利的守护神,它不仅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了解宪法、尊重宪法、运用宪法,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也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方式。
在这个法治社会中,宪法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希望你能重新认识它,不再觉得它遥不可及,下次当你遇到不公,或者看到社会问题时,不妨多想想宪法怎么说,也许你会发现,法律的力量就在你身边。
宪法到底是什么?它跟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