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到底是什么?它跟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签了租房合同房东就不能随便把你赶出去?为什么你在网上买了东西,平台要保证发货?又或者,为什么你和别人发生纠纷,法院会根据一套“规则”来判谁对谁错?这些都和民法有关。
民法到底是什么?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听起来有点抽象?民法就是规范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你和朋友借钱、你和公司签劳动合同、你结婚离婚、你买房子、你网购收快递……这些行为背后,其实都有民法在默默“站岗”。
民法的适用对象是“平等主体”,也就是说,它主要处理的是你和普通人、公司、组织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政府和你之间的那种“上下级”关系(那种关系通常由行政法来管)。
民法的核心内容有哪些?
我国现行的民法体系,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来统一规定,它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民法典》分为七编:
- 总则编:讲的是民法的基本原则、自然人和法人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等。
- 物权编:比如你买房子、车子,拥有什么权利,别人能不能动你的财产。
- 合同编:你签的每一份合同,包括租房、网购、贷款,都受这一编保护。
- 人格权编:保护你的姓名、肖像、名誉、隐私等基本人格权利。
- 婚姻家庭编:结婚、离婚、继承、抚养等问题都归这儿管。
- 继承编:父母去世后遗产怎么分?这部分就是答案。
- 侵权责任编:别人不小心或故意伤害你,你能索赔多少,谁来赔,这一编说了算。
为什么说民法和我们息息相关?
因为民法保护的是我们最基础的权利和利益。
举几个例子:
- 你在网上买了一件衣服没收到,平台不退款,这时候你可以依据《民法典》合同编维权。
- 有人用你的照片做广告,侵犯了你的肖像权,人格权编会为你撑腰。
- 父母去世后遗产分配有争议,继承编会告诉你谁有继承权。
- 被邻居噪音扰民,你可以依据物权编主张相邻权。
可以说,只要你活在这个社会里,和别人打交道,你就离不开民法。
建议参考
如果你平时不太关注法律,建议你至少了解一些《民法典》中的基本常识,
- 什么是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 合同的基本要素和效力问题。
- 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 遗嘱的几种形式和法律效力。
这些知识不仅能帮助你避免日常纠纷,还能让你在遇到问题时知道怎么维权。
如果你是企业主、创业者,更要深入理解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等内容,合法合规经营,避免踩雷。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33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的行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65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15条: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我们生活的“法律指南针”。
从出生到死亡,从恋爱到婚姻,从网购到租房,从工作到退休,民法始终在我们身边,保障着我们的权利,也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了解民法,不是为了打官司,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知法懂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也能更理性地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
别再说“法律离我很远”了,拿起《民法典》,从今天开始,做一位懂法、守法、护法的现代公民吧!
原创声明:本文为笔者独立创作,内容真实、观点鲜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SEO关键词布局:什么是民法、民法定义、民法典、民法与生活、民事权利、法律常识、民法案例分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