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二次违约金到底有多高?你真的了解吗?
在如今这个全民“信用时代”,网贷已经成为了不少人解决资金难题的首选,但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因为还款不及时,陷入了“逾期—违约—二次违约”的恶性循环,尤其是当第一次逾期后,再次未能按时还款,这时候网贷平台可能会收取所谓的“二次违约金”,这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网贷逾期二次违约金到底能收多少?是否合法?
什么是“网贷逾期二次违约金”?
“二次违约金”并不是一个法律术语,而是部分网贷平台在用户第一次逾期后仍未按时还款时,所追加的一种惩罚性费用,通俗点说,就是你在已经逾期一次的情况下,再次逾期,平台可能会以此为由,在原有违约金的基础上再次收取额外费用。
二次违约金一般收多少?有没有上限?
目前我国法律对“二次违约金”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民法典》对违约金的整体上限有明确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也就是说,违约金不能“漫天要价”,原则上不应超过实际损失的30%,如果平台收取的“二次违约金”明显高于这个比例,用户是可以依法申请减免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平台会通过合同条款来“合法化”这种费用。
- 第一次逾期收取一定比例的违约金;
- 第二次逾期则按照“更高比例”或“固定金额”收取;
- 有些甚至会叠加“逾期利息+违约金+服务费”等多项费用。
用户在签约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借款合同中的违约条款,不要只看利率,而忽略了这些隐藏费用。
平台可以随意收取“二次违约金”吗?
答案是:不可以随意收取,但现实中很多用户因为不懂法,吃了亏。
关键在于合同条款是否合法有效,如果平台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二次违约金”的收取方式,并且用户在签署时是知情且自愿的,那么这种费用在法律上是有一定效力的,但如果:
- 违约金明显不合理;
- 合同存在格式条款且未尽提示说明义务;
- 存在霸王条款或诱导签约行为;
那么用户可以主张该条款无效或请求法院予以调整。
✅ 建议参考:
-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违约金、罚息、服务费等条目;
- 保留所有沟通记录,包括平台通知、催收信息等;
- 如遇高额违约金,可向法院申请违约金调整;
- 避免二次逾期,一旦出现逾期,尽快与平台协商还款方案;
- 必要时可寻求专业法律帮助,避免被平台“套路”。
📚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约定违约金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合理设定,过分高于损失的,可请求法院予以调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逾期利率、违约金和其他费用之和,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网贷逾期后的“二次违约金”往往是用户最容易忽视的“隐形陷阱”,虽然法律没有明确禁止这种费用,但它的收取必须在合理范围内,并且不能构成霸王条款,作为借款人,我们既要对自己的还款能力有清晰认知,也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如果你已经逾期,别慌,更别怕,了解你的权利,理性应对,才能走出困境。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SEO关键词:网贷逾期二次违约金多少、违约金是否合法、如何应对逾期违约金、民间借贷违约金规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