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过失致人死亡罪在处理时应当注意的问题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主要是以下内容: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其神圣不可侵犯,已为宪法所肯同,理应由其子法贯彻。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刑法打击。本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罪。本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构成本罪,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两个要素;

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

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在这里,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或者说是故意的,但对致使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是没有预见的,是过失。本罪属结果犯,行为的故意并不影响其对结果的过失。这点同有意识地实施故意剥夺他人生命行为的故意杀人罪不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可以分为作为的过失致人亡行为和不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两种情况。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首先,无论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客观行为,还是社会危害性上看,本罪均不是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其次,对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的预见,要求行为人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知识水平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认识能力、对自身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的认识,都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他们是限制行为能力(含责任能力)人,因此,法律上不要求他们对过失行为负刑事责任。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应当预见是法律对行为人实施某种有意识的行为时,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主观认识上的要求。根据一般人的能力和行为时的客观条件,行为人能够预见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只是因为其疏忽大意才未预见,以致发生严重危害结果,他就应当对此结果负法律责任。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已经预见,但却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由于行为人已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进而产生了避免这种结果发生的责任,他却没有有效地防止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因此,行为人应对自己因主观上的过于自信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轻信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区别于间接故意杀人的界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和国家税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税收是国家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依法保障国家的税收,对于增加国家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税务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行为首先必须是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的。所谓利用职务之便,是指利用职权或者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职权是指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利;

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利用职权,但是利用了本人的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其次必须有不征、少征应征税款的行为。所谓应征税款,是指税务机关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税种税率应当向纳税人征收的税款。所谓不征,是指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明知纳税人应当缴纳税款,但是不向其征收,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擅自决定纳税人免缴税款。所谓少征,是指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向纳税人实际征收的税款少于应征税款,或者明知不具备减税条件,弄虚作假擅自决定减税的。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要件是特殊主体,是履行征收税款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即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也就是指在各级税务局、税务分局和税务所中代表国家依法负有向纳税人或纳税单位征收税款义务并行使征收税款职权的人员。

(四)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明知自己不征或者少征税款的行为,破坏了有关税收管理法规,会给国家税收造成严重损失,仍然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过失不构成犯罪,如果税务工作人员在税收征管中玩忽职守,严重不负责任,过失地给国家税收造成重大损失的,玩忽职守罪追究刑事责任,至于行为人的犯罪动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为了贪图钱财等不法利益,有的是因碍于亲朋好友情面而徇私舞弊,有的是出于报复或嫉妒心理而徇私舞弊等,动机如何对本罪构成没有影响,可以在量刑时作为因素之一予以考虑。

如还有不清楚的或新情况,建议你直接本站,在线提问以便于了解沟通案件情况,智能匹配平台空闲律师为你作出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解答,尽量说明大致情况以免因信息不全、沟通不畅,解答有误。祝维权成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248814.html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刑法233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处罚)

过失致死的量刑分两种情况而定,具体如下:(1)一般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2)情节较轻,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处罚是什么过失致死的判刑方法分两种情况而定,具体如下: (1)一般判处3年以...

房东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案例(过失致人死亡罪最多判多少年)

过失致人死亡其量刑范围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若犯情节较轻,则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刑法中已经有规定特殊情况,按照特殊情况处理。对过失重伤进而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应直接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不能套用故意伤害致死的模式,定过失伤害致人死亡罪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多少年过失伤害罪致人死亡...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过失致人死亡区别量刑(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过失致人死亡区别想象竞合)

作者/黄向清(上海市第一中医院院长) 第一部分 简事实和争议问题 从因果关系角度来看,此类案根据暴力行为造危害结果因果力,大可以细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施暴者暴力行为直接导受害人死亡例如,被告曹某与被害唐某在酒桌上因言语发生分歧。期间,曹某将受害推倒在地...

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多久什么是情节较轻(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多久案例)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定义过失死亡罪是指因过失、违反管理规定或者操作规程,造人死亡的行为,在刑法上属于犯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因过失致人死亡的构成过失死亡罪。具体来说,认定本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必须有行为;第二,必须发生本质上相关事故;第三,受害人的死亡或堕落必须...

过失致人死亡罪影响子女政审吗知乎(过失致人死亡罪影响子女政审吗)

在法律上,由于过失而未能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并轻信这种结果可以避免,即构成过失罪。那么过失罪的情形有哪些呢?过失罪是否会影响儿童政治审查?过失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1.过失过错,即行为应当预见到自己行为可能产生危害社会后果,但因过失而未能预见到这种后果; 2、度自信过失:行为...

过失致人死亡罪最新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能刑事和解吗

在客观上造受害人死亡,实施了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并且过失行为和受害之间的死亡有因果关系过失致人死亡,满16周岁也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自然人过失致人死亡要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规定什么过失致人死亡? 1、客观上必须发生人死亡的实际后果。 2、行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 3、从...

过失致人死亡罪一般判几年(过失致人死亡罪最低判几年徒刑)

过失致人死亡罪最低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不过人民法院也根据过失致人死亡件的详细案情确定量刑标准,比如过失不满18周岁人死亡,法院对嫌疑人的刑事处罚标准通常3~7年不等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最低判几年? 最低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过失致人死亡罪最新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能刑事和解吗

在客观上造受害人死亡,实施了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并且过失行为和受害之间的死亡有因果关系过失致人死亡,满16周岁也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自然人过失致人死亡要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规定什么过失致人死亡? 1、客观上必须发生人死亡的实际后果。 2、行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 3、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