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底是什么?它离我们有多远?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的祖辈会一代代传唱那些古老的民歌?为什么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贴年画?又或者,为什么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能够流传至今?这些看似寻常的生活片段,其实都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底是什么?它离我们有多远?

从字面理解:“非物质”≠“不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顾名思义,是指那些没有具体物质形态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们不像博物馆里的青铜器那样可以触摸,但它们却深深根植于民族记忆与社会生活之中。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大类:

  1. 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如民间故事、传说);
  2. 表演艺术(如戏曲、舞蹈、音乐);
  3. 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如春节、清明祭祖、火把节);
  4.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如二十四节气、中医理论);
  5. 传统手工艺(如剪纸、刺绣、陶瓷技艺等)。

这些文化形式不仅体现了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何要保护?因为它们正在悄然消失

随着全球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许多传统技艺、语言和习俗正逐渐被边缘化甚至遗忘,年轻一代可能不再愿意学习老祖宗的手艺,或者觉得传统节日的意义在淡化。

举个例子,曾经遍布江南水乡的“昆曲”,如今懂行的人越来越少;再比如苗族的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人寥寥无几,如果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断代,失去的将不仅是技艺本身,更是背后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过去的东西,而是活着的文化基因,它需要被记录、被传承、被尊重。

我国如何保护?法律+政策双管齐下

中国自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系统化、制度化。

  •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正式施行,明确了非遗的定义、分类及保护责任;
  • 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名录体系;
  • 对代表性传承人给予扶持与资助,鼓励其带徒授艺、开展传播活动;
  • 推动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让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生活。

近年来“非遗+文旅”“非遗+直播”的新模式也逐渐兴起,让更多年轻人开始重新认识并喜爱上传统文化。


【建议参考】

如果你是学生或研究者,想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关注文化和旅游部每年发布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 参加地方非遗展览、体验课,亲身体验传统技艺;
  • 阅读官方出版的非遗普查报告或学术论文;
  • 留意短视频平台上的非遗内容,很多传承人已开始通过新媒体传播技艺。

我们也鼓励大家主动参与非遗保护行动,哪怕只是转发一条关于传统节日的文章,也是一种支持。


【相关法条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编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看不见就不存在”的东西,恰恰相反,它们是我们文化血脉中最柔软、最深情的部分。

它不仅仅是“老一辈人的回忆”,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在全球文化趋同的大趋势下,保护好这些无形的文化瑰宝,就是在守护我们民族的独特性与精神家园。

下次当你听到一首古老的民谣、看到一场热闹的舞狮表演,不妨停下脚步,用心去听、去看、去感受,因为那正是我们文化的回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温柔力量。


本文为原创首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分享至朋友圈或收藏交流。

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底是什么?它离我们有多远?,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240277.html

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底是什么?它离我们有多远?的相关文章

重大危险源究竟是什么?它离我们有多远?

重大危险源究竟是什么它离我们有多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听“重大危险源”这个词,尤其在新闻报道某些工厂爆炸、学品泄漏等事故时,但你真正想过,什么是重大危险源?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又为什么会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揭开“重大危险源”的神秘面纱 重大危险源,顾名思义,指那些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什么是非法经营?它离我们有多远?

什么是非法经营?它离我们有多远

在日常生活中,很人可能都听说过“法经营”这个词,但真正了解其含义的人却不,尤其在创业热潮高涨、个体经济活跃的当下,“法经营”这个看似遥的法律术语,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什么是非法经营?它到底包含哪些行为?一旦涉嫌法经营,会面临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什么是非法经营? 从法律角度来说,...

什么是诽谤?它离我们有多远?

什么是诽谤?它离我们有多远

在日常生活中,你否曾因一句无心之言而被朋友误解?又或者,在网络平台上,因为一条评论、一个转发,就被他人指责“你在造谣”?这背后可能就涉及了一个法律术语——诽谤。什么是诽谤呢?诽谤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的行为,不一定面对面的争吵,也不一定出自恶意中伤,但只要造成...

你真的了解欺凌吗?它离我们有多远?

你真的了解欺凌吗?它离我们有多远

揭开“欺凌”的真实面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欺凌”这个词并不陌生,但你知道吗,很人对“欺凌”的理解还停留在“打架斗殴”或“被起外号”的层面,其实远远不止这些。什么是欺凌? 欺凌指一个人或一群人在一段时间内反复、意地对他人进行身体、语言、心理甚至网络上的攻击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伴随着权力...

走私是什么?它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走私是什么它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在日常生活中,“走私”这个词似乎总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与毒品、奢侈品、冻品甚至野生动挂钩,但当我们“走私是什么”这个问题时,真正能说清楚的人却不。走私究竟是什么行为?为什么它会被法律严令禁止?普通人会不会无意中参与了走私? 走私是什么? 走私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法运...

家暴离我们有多远?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家暴吗?

家暴离我们有多远?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家暴吗?

“家庭暴力”,很人第一反应:打老婆、孩子被打,这不就家暴吗?但其实,家暴不止身体上的伤害,它是一种控制、一种压迫,更对人格和尊严的践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家暴往往隐藏得很深,可能藏在一句“她脾气不好,被骂几句很正常”的背后;也可能掩埋在“夫妻间的事,外人别管”的借口中,而正...

高利贷到底是什么?它离你有多远?

高利贷到底是什么它离有多远

我们常常在新闻里听“高利贷”这个词,也总人说自己或朋友因为借了高利贷而陷入人生低谷,但高利贷究竟是什么它是运作的?又为什么会让人谈之色变?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金融毒瘤的神秘面纱。 高利贷的本质是什么? 高利贷,顾名思义,就利息远远高于法定标准的贷款行为。 在国法律中,对民间借贷...

人权到底是什么它离我们真的那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人权”这个词,人用来为言论自由发声,也人拿对抗不公的权力压迫,但你认真想过——什么是人权?究竟从何而来?又为何如此重要? 人权并不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无论你谁,出生在哪里,属于哪个民族、性别、信仰,这些都不影响你享基本的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