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块钱1厘利息是多少?你真的算清楚了吗?
朋友借钱、亲戚周转、甚至是一些小贷平台的宣传中,常听到“1万块钱1厘利息”这样的说法,但你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吗?每个月要还多少钱?一年下来总共要付多少利息?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掰扯一下这个看似简单却让很多人困惑的问题。
什么是“1厘利息”?
我们要搞清楚“1厘”在这里指的是什么意思,在民间借贷或者一些传统金融场景中,“厘”通常指的是利率单位,
- 1分利息 = 1%
- 1厘利息 = 0.1%
“1万块钱1厘利息”,意思就是说每借1万元,每月按照1%的比例收取利息。
那我们来计算一下:
👉 每月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每月利息 = 10,000元 × 0.1% =10元
也就是说,如果你借了1万元,按照1厘利息来算,一个月你要支付10元利息。
如果借一年呢?那就是:
👉 年利息 = 10元/月 × 12个月 =120元
1万块钱1厘利息一年是120元利息。
是不是所有的“1厘利息”都这么便宜?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哇,才120元一年,这也太划算了!”但请注意,有些时候所谓的‘1厘利息’可能是误导性宣传,尤其是在一些非正规渠道(比如高利贷、某些网贷平台)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 实际按日计息,但对外宣称“月息1厘”
- 存在其他隐藏费用,如服务费、管理费等
- 利息复利计算,而非单利
这些操作方式可能会让你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实际上却掉进了“低利率”的陷阱。
在借款时一定要问清楚:是单利还是复利?利息怎么计算?有没有附加费用?
1万块钱1厘利息,合法吗?
根据《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民间借贷是有明确的利率上限规定的:
- 约定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四倍(目前大约在14%左右)
- 超出部分无效,借款人可以请求返还多支付的利息
而“1厘利息”对应的年化利率仅为1.2%,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合法上限,因此从法律角度来看是完全合规的。
如果是通过非法手段放贷或存在暴力催收行为,即使利率很低也可能涉及违法行为。
✨建议参考:
如果你打算借款,尤其是金额不大但频次较高的情况下,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 核实利率真实含义,不要轻信口头承诺,一切以书面合同为准。
- 保留转账记录和聊天凭证,防止纠纷发生时无据可依。
- 尽量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如银行、持牌贷款公司等,保障自身权益。
- 警惕各种“零门槛”“低利率”宣传,背后可能有隐藏成本。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借款的利息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除外。
1万块钱1厘利息是多少?答案是每月10元,一年120元。这个利率看起来非常“温柔”,但在实际生活中,仍有不少人因为对术语理解不清、被误导宣传而吃了亏。
作为借款人,最重要的是提高风险意识,学会辨别真伪利率,不盲目追求“低息”,而是要看清背后的全部成本与风险,记住一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可能有陷阱。
1万块钱1厘利息是多少?你真的算清楚了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