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伪劣产品怎么鉴定的
假冒伪劣产品的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产品标识和包装:查看产品的、品牌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规格、成分等标识是否清晰、准确、完整。包装是否粗糙、印刷质量差、有无破损或开封痕迹。
产品质量:通过观察产品的外观、质地、颜色、气味、口感等判断其质量。如电子产品的性能不稳定,食品有异味、变质,服装材质差、做工粗糙等。
价格对比:如果价格明显低于同类正规产品的市场价格,可能存在问题。
销售渠道:非正规的销售渠道,如路边摊、无营业执照的小店出售的产品,假冒伪劣的相对较高。
相关认证和检测标志:正规产品通常会有质量认证标志、检测合格标志等,如 3C 认证、QS 标志等。
查询防伪标识:许多产品设有防伪标识或防伪查询方式,可通过官方渠道验证真伪。
消费者评价和反馈:了解其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评价和投诉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鉴定假冒伪劣产品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对于一些难以判断的情况,可能需要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和鉴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