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会被起诉吗?这些法律条文你必须知道!
在如今这个“信用消费”盛行的时代,网贷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人因为一时的资金周转困难,选择了网络借贷,但一旦还款出现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催收电话、短信轰炸,甚至面临被起诉的风险。
那么问题来了:网贷逾期真的会被起诉吗?有哪些相关的法律条文可以参考呢?下面我们就从法律角度出发,带大家理清思路。
网贷逾期到底算不算违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单纯的网贷逾期行为本身并不构成刑事犯罪。
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是因为经济压力没有按时还钱,不等于你就犯法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放心不还”,因为虽然不会涉及刑事责任,但民事责任是逃不掉的。
一旦平台把你告上法庭,法院判决后你仍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就有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俗称“老赖”),甚至可能面临财产冻结、限制高消费等后果。
哪些法律条文与网贷逾期相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这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也就是说,只要你和平台签了合同,就有还款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如果平台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可以根据证据依法审理,并作出判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若你败诉后仍然拒不执行还款义务,法院可以依法将你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乘坐飞机、高铁、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如果你有能力履行法院判决却故意逃避,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触犯该条款,构成刑事犯罪。《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
这个是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行业规范,对催收行为进行了约束,防止暴力催收,保护借款人合法权益。
网贷逾期会坐牢吗?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主观恶意逃避债务的行为。
如果确实是因为经济困难暂时无力偿还,一般不会坐牢;但如果被认定为恶意拖欠、转移资产、拒不配合执行,则可能触犯刑法,进而面临刑事责任。
“逾期≠坐牢”,但也不能任性拖欠。
面对网贷逾期,我们应该怎么做?
遇到网贷逾期问题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主动联系平台协商还款:很多平台愿意提供延期或分期方案。
- 保留沟通记录和还款凭证:以备将来维权或举证使用。
- 不要轻信第三方“反催收”机构:很多所谓的“法务公司”其实是骗局。
- 如被起诉,及时应诉:不应诉可能导致缺席判决,对你更加不利。
- 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帮助:尤其是金额较大或已被起诉的情况下。
相关法律条文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
明确规定催收机构不得采用恐吓、骚扰、侮辱、诽谤等方式进行催收,不得泄露借款人个人信息。
网贷逾期不是小事,它不仅会影响你的个人征信,更可能引发法律纠纷,虽然单纯逾期不会坐牢,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了解相关法律条文、理性应对、积极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逃避不是办法,面对才是出路。
如果你正在经历网贷逾期带来的困扰,不妨冷静下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必要时也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网贷逾期会被起诉吗?这些法律条文你必须知道!,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