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记录撤销了,征信就真的清白了吗?
某天突然想申请房贷,结果一查征信,发现几年前一笔小额网贷的逾期记录赫然在列,哪怕早已还清,那条“不良记录”却像一道刺眼的疤痕,卡在你人生的重要关口,于是你开始疯狂搜索:“网贷撤销逾期记录吗会怎么样?”甚至有人轻信“花钱洗白征信”的广告,结果被骗得血本无归。
咱们就来聊点实在的——逾期记录到底能不能撤销?撤销后又意味着什么?
逾期记录能撤销吗?关键看“是否合规”
明确一点:逾期记录不是你想删就能删的,也不是平台说撤就撤的。
根据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和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征信系统记录的是真实、客观的信用行为,如果你确实存在逾期还款行为,哪怕只晚了1天,只要平台已按合同约定上报至征信系统,这条记录就会被如实记录。
但这里有个重要前提:上报行为必须合法合规。
也就是说,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你是有权申请异议处理,甚至要求撤销逾期记录的:
- 平台未履行告知义务:比如你根本不知道这笔贷款已逾期,平台也没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提醒你,直接就上报了征信。
- 系统错误或操作失误:比如你还款成功了,但平台系统延迟未更新,导致误报逾期。
- 非本人操作或遭遇诈骗:账户被盗用、身份被冒用贷款,你根本不知情。
- 平台不具备征信上报资质:有些小贷公司或非持牌机构,并无权限向央行征信系统报送数据,若其擅自上报,属于违规行为。
遇到上述情况,你可以向征信中心或相关金融机构提出征信异议申请,提供证据材料,要求核查并更正错误信息。
撤销后会怎么样?影响有多大?
假设你的异议申请成功了,那条逾期记录被撤销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最直接的结果是:你的征信报告上将不再显示该笔逾期。这意味着:
- 未来申请贷款、信用卡时,银行系统查不到这条“污点”;
- 信用评分有望回升,提升整体信用状况;
- 不再因这一条记录被拒贷或提高利率。
但要注意:撤销≠从未发生。
即便记录被删除,银行在审批时若通过其他渠道(如大数据风控)发现你曾有过逾期行为,仍可能作为参考因素,征信系统内部可能仍保留操作日志,用于监管追溯。
更重要的是,频繁申请异议或试图“洗白”征信,反而会引起风控系统的警惕,可能被标记为“高风险用户”。
别被“征信修复”骗局忽悠了!
现在市面上冒出大量“征信修复”“逾期代删”服务,声称“内部渠道”“包成功”,收费动辄几千上万。这些都是典型的骗局!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征信机构对信息真实性负责,任何个人和机构不得非法篡改或删除征信记录,所谓“花钱删记录”,要么是骗子,要么是利用你提交异议申请的正常流程,收你“咨询费”而已。
唯一合法途径是通过正规渠道提交异议申请,全程免费!
✅ 建议参考:
如果你发现征信中有错误的逾期记录,建议按以下步骤操作:
- 打印个人征信报告(可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或线下网点获取);
- 核对具体逾期信息,确认是否属实;
- 收集证据:如还款凭证、沟通记录、报警回执等;
- 向征信中心或报送机构提出异议申请,填写《个人信用报告异议申请表》;
- 等待核查结果(通常20日内回复);
- 若异议成立,记录将被更正或删除。
整个过程不要轻信第三方中介,保持冷静,依法维权。
📚 相关法条参考:
-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二条:征信机构对采集的信息应当进行核查,不得篡改原始数据。
-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回到最初的问题:网贷撤销逾期记录吗会怎么样?
答案是:能撤销,但前提是记录本身存在错误或违规上报。如果你确实逾期了,且平台合规操作,那这条记录基本无法人为删除。真正的信用修复,不靠“删除”,而靠“时间”和“守约”。
逾期记录在还清欠款后,5年会自动消除(从还清之日起算),与其花心思找“捷径”,不如从现在开始按时还款,用良好的信用行为覆盖过去的瑕疵。
信用,是长期积累的信任资产。它不会因为一条记录的消失而立刻恢复,但一定会因为每一天的守约而逐渐重建,别让一次逾期定义你的人生,但也不要指望它能轻易抹去。
真正的自由,是清清楚楚地活着,干干净净地还贷,堂堂正正地申请下一次信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