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转刑事,民事纠纷转刑事诈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民事纠纷转刑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民事纠纷转刑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民事案件怎样转成刑事案件?
- 民事诉讼法已启动执行,还可以转刑事犯罪吗?
民事案件怎样转成刑事案件?
1、民事案件不会直接转化为刑事案件。在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诉讼参与人因违反诉讼、执行程序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这种刑事案件并不是民事案件的转化。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发现有犯罪行为的可以直接移送有关部门进行侦查。 2、当事人可以向司法机关报案,属于刑事自诉范围内的,可以就刑事部分另行起诉。 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三条 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民事案件开庭后,发现被告在本案诉讼过程中确有犯罪行为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法庭转为刑事案件。
申请民事转为刑事的被告犯罪行为应是与本案审理有关的,与本案审理无关的犯罪行为不能申请转为刑事案件。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满意!
民事诉讼法已启动执行,还可以转刑事犯罪吗?
可以,看是否属于刑事犯罪,如果属于依然可以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 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如果发现案件实体内容有涉嫌刑事犯罪的情况时,法院应裁定中止审理,并将发现的情况或线索及时移送具有侦查权的侦查机关。 关于审理民事纠纷案件中涉及刑事犯罪若干程序问题的处理意见(二○○七年十二月十八日) 民事案件审理中,法院发现案件的全部或部分事实涉嫌刑事犯罪,或者案件所涉的犯罪事实已经法院刑事判决,由于实践中具体运用的标准不统一,致使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为此,对有关问题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正在审理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发现案件的全部或部分事实涉嫌刑事犯罪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的规定,法院应将犯罪嫌疑线索、材料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查处。但根据民事法律规范判断,当事人之间构成民事法律关系,且不影响民事案件审理的,民事案件可继续审理。 2.审理中发现涉嫌犯罪,且该刑事犯罪嫌疑案件确认的事实将直接影响民事纠纷案件的性质、效力、责任承担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法院应裁定中止审理,将犯罪线索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等待刑事程序终结后再恢复审理。 3.审理中发现涉嫌犯罪,且不构成民事责任承担的,例如发现案外人涉嫌盗用、私刻单位公章从事诈骗的行为,作为民事被告的单位没有过错,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即合同当事人之间不存在民事法律关系的,法院应全案移送。
如果已经启动了民事诉讼程序,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再转为刑事诉讼的。因为在民事诉讼程序中,争议的主要焦点是经济赔偿和合同履行等问题,而刑事诉讼则是要追究犯罪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刑事制裁。但是,如果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发现了刑事犯罪的证据,可以向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报案,由他们依法立案侦查,开展刑事诉讼程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民事纠纷转刑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民事纠纷转刑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