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和解了怎么办
是指一方当事人向法院递交起诉书,请求法院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当起诉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即为和解。那么,起诉离婚和解了怎么办呢?
一、起诉离婚和解了怎么办
起诉离婚和解后,一般需要以下步骤:
1. 制作:双方根据调解协议的内容制作书,明确夫妻共同财产分配、子女抚养、债务承担等事项。
2. 提交法院审核:将离婚协议书提交法院审核。法院审查调解协议是否合法、是否违反公序良俗。
3. 判决离婚:法院对调解协议没有异议,则判决准予离婚。
4. 领取:判决生效后,双方当事人凭判决书到民政部门领取离婚证。
二、起诉离婚和解后如何分割财产
起诉离婚和解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应根据离婚协议书的约定进行。若离婚协议书未明确财产分配,则按以下原则分割:
1. 平均分割原则: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
2. 照顾子女和女方原则:对于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分割财产时应适当照顾子女和女方的利益。
3. 特殊贡献原则: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共同财产有重大贡献的,在分割财产时可适当多分。
三、起诉离婚和解后子女抚养权归属
起诉离婚和解后,子女抚养权的归属应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1. 子女意愿原则:8周岁以上的子女,有权选择跟随哪一方父母生活。
2. 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父母的抚养能力、经济状况、生活环境等因素,将作为法院判决的主要依据。
3. 年幼子女原则:2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
起诉离婚和解后,双方当事人仍需按照法律程序完成离婚手续。包括制作离婚协议书、提交法院审核、判决离婚、领取离婚证。还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和双方约定分割财产、确定子女抚养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