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公司法 第15页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处罚规定(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构成要件)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4-05)普法百科2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犯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是导致上市公司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犯罪分子会被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既遂量刑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犯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一般判处...

储存危险易燃物品怎么处罚(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4-05)普法百科2
1、犯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的,一般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2、属于情节严重情形的,则应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3、单位犯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的,一方面需要对单位判处罚金,另一方面需要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上述自然人的量刑进行处罚。 我国刑法对非法储存危...

公司不主动给员工签劳动合同(没签劳动合同员工有责任么)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4-05)普法百科2
员工没有责任,还可以向单位要求双倍工资,订立劳动合同有时间限制,要在建立劳动关系后的一个月内签订书面的合同,在劳动合同中要有用人单位和员工的个人信息,工作的基本情况,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公司不主动签劳动合同员工有责任吗 员工没责任,公司上班不签劳动合同员工是可以要求赔偿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

事业单位工资可以行政复议,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4-04)普法百科1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事业单位工资可否行政复议,怎么申请劳动仲裁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事业单位工资可否行政复议...

有逾期债务还能担任公司法人吗?逾期负债者如何合法‘翻身’

原创小编2个月前 (04-04)金融债务12
有逾期债务还能担任公司法人吗?逾期负债者如何合法‘翻身’
逾期债务≠终身剥夺法人资格,但风险不可忽视 许多人误以为一旦个人存在逾期债务,就彻底失去担任公司法人的资格,我国法律并未直接规定“有逾期债务者不能成为公司法人”,但需注意两个关键点:第一,债务性质是否涉及失信或强制执行;第二,是否因债务问题被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或“失信被执行人”。 根据《...

诈骗公司股东怎么判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4-03)普法百科2
一、诈骗怎么判 在特定情况下,若定代表人在知情的前提下参与了公司的诈骗活动,那么其自身亦会被视为同谋者,并需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反之,若公司法定代表人对此全然不知情,便无需故意参与行为背负刑事责任。 在此方面的具体刑罚标准将会依据诈骗金额大小而定,大致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附加...

有逾期债务还能当公司法人吗?这3大风险必须警惕!

原创小编2个月前 (04-03)金融债务2
有逾期债务还能当公司法人吗?这3大风险必须警惕!
有逾期债务能当公司法人吗?为什么? 在创业或企业经营过程中,许多人会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如果个人存在逾期债务,是否还能担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俗称"法人")?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涉及法律、信用和企业责任的多重考量。 法律并未直接禁止,但风险暗藏 根据我国《民法典》和《公司法》,法律并未明...

拆迁合同签名之后起纠纷怎么办理(拆迁合同已签拆迁款迟迟未到)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4-02)普法百科2
拆迁合同签了发生纠纷可以申请政府进行行政裁决,对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作出的行政裁决结果仍然不满意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也就说明行政裁决之后所提起的诉讼,性质是属于行政诉讼。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拆迁合同签了发生纠纷怎么办? 遇到...

一般情况下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敲诈勒索未遂怎么处罚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4-02)普法百科2
首先没有一个罪名叫做未遂罪,而是有未遂行为,具体怎么判,则根据具体的行为涉嫌的罪名依法处罚,对于未遂的行为一般可以比较既遂犯,在一定程度上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法律规定对于犯罪未遂同样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一般情况下未遂罪怎么判 看具体行为涉及到哪个罪名再依法处罚。 犯罪未遂的法律判刑原则是:...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既遂法院会判多久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4-02)普法百科2
一、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既遂法院会判多久 1、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既遂法院判处刑罚的标准如下:自然人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