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三千逾期三年会被起诉吗?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初只是借了3000元,想着很快就能还上,结果因为各种原因拖了一年、两年,甚至三年都没还,现在你开始担心了:这会不会被起诉?我是不是要坐牢了?
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很多人一开始只是小额借贷,结果一拖再拖,最后成了“老赖”,那么问题来了——网贷三千逾期三年会被起诉吗?
我们来一步步拆解这个问题。
先搞清楚:什么是“逾期”?
逾期,就是你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还款,哪怕只晚一天,也叫逾期,但如果你已经连续三年都没有还款,那这笔债务已经严重违约了。
这个时候,平台会怎么做呢?
第一步:催收
平台首先会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进行催收,可能还会把你通讯录里的朋友都骚扰一遍。第二步:外包给第三方催收公司
如果你自己不还钱,平台可能会把你的债务转交给催收公司处理,这时候,你可能会接到更频繁、更激烈的催收电话。第三步:准备走法律程序
如果你一直不还,而且金额较大(虽然你说是3000元),他们就有可能考虑起诉你。
三千块钱也能被起诉吗?
答案是:有可能。
虽然3000元不算大数目,但在法律面前,只要是你签了借款合同的,那就是有法律效力的债务,对方有权通过法院追讨这笔欠款。
特别是现在很多网贷平台背后都有正规的金融公司或持牌机构,他们会批量整理逾期账户,统一向法院提起诉讼,尤其是像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这类大平台,他们的法务团队非常专业,不会轻易放弃追债。
所以别小看这3000元,一旦被起诉,法院判决下来后你仍然不还,那就可能面临强制执行,比如冻结银行卡、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
三年没还,过了诉讼时效了吗?
很多人听说一个词:“诉讼时效”,觉得三年没还,可能已经超过期限,平台就不能告你了,那这个说法对不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8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看起来好像刚好三年,但实际上,这里有个关键点:诉讼时效是从你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起算的。
比如你最后一期还款时间是2021年5月1日,那你违约的时间就是从那天开始算起,而平台如果在这三年内有过催收行为,比如打电话、发短信、寄律师函,这些都可以构成“中断时效”的行为。
也就是说,即使三年过去了,平台仍然可以起诉你,只要你没有主动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法院还是可能支持对方的诉求。
如果被起诉了会怎么样?
一旦进入司法程序:
- 法院会依法传唤你出庭;
- 如果你不出庭,法院可以缺席判决;
- 判决后你仍不履行还款义务,债权人可申请强制执行;
- 你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影响出行、贷款、子女教育等多个方面。
最严重的是,这不是刑事犯罪,不会坐牢,但会影响你今后的社会信用和生活质量。
建议参考
如果你确实是因为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建议你:
- 主动联系平台协商还款计划,争取减免部分利息或分期偿还;
- 保留好所有的沟通记录和还款凭证,以防日后产生纠纷;
- 不要逃避,也不要相信所谓的“黑中介能洗白征信”,这些都是骗局;
- 如果对方真的起诉你,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积极应诉,避免被动接受不利判决。
相关法条附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虽然只是3000元的小额贷款,但一旦逾期三年,依然存在被起诉的可能性。法律不会因为你借得少就放你一马,更重要的是,一旦上了法庭,后果远比你以为的严重得多。
面对债务,最好的办法不是逃避,而是理性面对,积极解决,越早处理,对你越有利,毕竟,信用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资产。
网贷三千逾期三年会被起诉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