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被执行人是什么意思?你真的了解清楚了吗?

合飞律师1个月前(05-30)普法百科2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被执行人”这个词,尤其是在新闻报道、法院公告或是身边朋友的债务纠纷中,但很多人对这个概念其实并不十分清楚,甚至有些人误以为“被执行人”老赖”。被执行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意味着什么?又会带来哪些后果呢?

什么是被执行人?

从法律角度来说,被执行人是指在法院作出判决、裁定或调解书后,未按照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履行义务,被申请强制执行的一方当事人。

被执行人是什么意思?你真的了解清楚了吗?

简单点说,就是一个人或单位被判承担责任(比如还钱、赔偿、交付财产等),但他没有主动去履行这个责任,于是对方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时候,没履行义务的那一方就会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举个例子:

A欠了B十万元不还,B起诉到法院并胜诉,法院判决A必须归还这十万元,但如果A拒不还款,B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时A就会被列为被执行人

成为被执行人会有什么影响?

一旦被列入被执行人名单,就意味着你的行为已经被法院认定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将会面临一系列法律和生活上的限制与后果:

  • 名下财产可能被查封、冻结、拍卖;
  • 银行卡账户可能被冻结,工资被扣划;
  • 无法乘坐高铁、飞机,出行受限;
  • 子女可能无法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 征信记录受损,影响贷款、信用卡审批等;
  • 严重的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面临刑事责任。

也就是说,一旦成为被执行人,不仅个人信用受损,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被执行人≠老赖,别搞混了!

很多人把“被执行人”直接等同于“老赖”,其实是不准确的。

  • 被执行人”是一个中性词汇,指代的是一个法律程序中的角色;
  • 而“老赖”通常指的是那些有履行能力却故意逃避履行义务的人,属于民间说法。

有些被执行人是因为经济困难一时无力偿还,并不是恶意赖账,但如果你有能力履行却不履行,那就有可能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俗称的“老赖名单”。


✅建议参考: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正在面临被执行的风险,建议尽早采取以下措施:

  1. 主动联系债权人协商还款计划,争取达成执行和解;
  2. 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避免被列入失信名单;
  3. 如有异议可依法提出执行异议或复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 切勿转移、隐匿财产,否则可能涉嫌拒执罪,后果严重。

📚相关法条参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24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13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被执行人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关系到每个人的法律责任与信用形象,面对法院判决,积极履行义务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尊重,与其等到被法院强制执行、限制消费、影响家庭生活,不如尽早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守信履约才是长久之道。


📌原创声明:本文为笔者根据真实法律知识与实务经验撰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被执行人是什么意思?你真的了解清楚了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988712.html

被执行人是什么意思?你真的了解清楚了吗?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