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被暴力催收P图威胁,我该怎么办?
真实案例引出问题
“我只是因为一时周转不开,结果他们把我照片P成通缉令发给我亲戚朋友,连我孩子老师都收到了……”这是最近一位读者私信给我们的求助内容,他因为疫情原因导致收入骤减,几笔小额网贷出现了逾期,原本只是想缓一缓再还,没想到遭遇了极其恶劣的暴力催收手段。
其中最让人震惊的是,催收人员竟然将他的个人照片P成了“欠债不还”的羞辱图片,甚至配上虚构的负面文字,通过短信、微信、QQ等方式大规模发送给他通讯录中的亲友和同事,不仅侵犯了隐私,更严重损害了其名誉和正常生活。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网络借贷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些非法或不规范的平台在催收过程中频频触碰法律红线,尤其是采用P图、恐吓、骚扰等手段进行“软暴力”催收,令人防不胜防。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法律保护你!
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的情况,请记住一句话:
“无论你是否违约,暴力催收都是违法行为。”
很多借款人因为心虚或者害怕,面对催收方的恐吓选择沉默忍让,殊不知这正是对方想要的效果,我国已有明确法律规定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催收行为。
常见暴力催收手段及其危害
- P图侮辱、丑化形象
将借款人的头像与虚假信息结合,制作带有侮辱性质的图文传播。 - 频繁电话/短信轰炸
白天晚上不间断拨打本人及亲友电话,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 威胁恐吓
假冒公安机关、法院名义进行恐吓,声称“要坐牢”“抓人”等。 - 泄露个人信息
非法获取并泄露借款人的家庭住址、单位信息、社交账号等。 - 上门滋扰
在未授权的情况下上门催债,甚至采取堵门、贴横幅等极端方式。
这些行为不仅违反道德底线,更涉嫌违法,应当依法予以制止和追责。
遇到这种情况,你应该怎么做?
✅第一步:保留证据
- 所有收到的威胁短信、语音、图片、视频等全部截图保存;
- 记录来电号码、时间、内容;
- 如果被P图,请第一时间截图并固定证据(可用公证云、腾讯电子证据平台等)。
✅第二步:停止沟通,拒绝回应
不要试图跟催收人员讲道理或承诺还款计划,他们的目的就是激怒你、让你情绪失控从而留下把柄。
✅第三步:向相关部门举报投诉
- 拨打银保监会消费者投诉热线:12378
- 向国家信访局、金融监管部门提交书面材料
- 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说明遭遇软暴力催收情况
✅第四步:必要时寻求法律帮助
可以联系律师进行咨询,必要时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若涉及刑事犯罪,还可追究对方刑事责任。
建议参考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面临网贷逾期问题,一定要保持冷静,切勿盲目还款或妥协。首先要判断平台是否合法合规,其次要了解自己享有的权利,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
- 不要轻信所谓的“内部渠道”“快速解决办法”;
- 警惕“先转账后撤销黑名单”等诈骗话术;
- 如无力偿还,可尝试协商分期、延期还款;
- 若遭遇人身威胁,立即报警处理;
- 可通过正规法律援助机构或专业律师介入维权。
相关法律依据
以下是几个关键法律条文,供你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自然人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拍摄、窥视他人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不得拍摄、录制、公开他人的肖像、声音等隐私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银监办发〔2017〕141号)
明确规定:严禁任何形式的暴力催收,禁止对借款人及其亲属、朋友进行骚扰、威胁、恐吓等不当行为。
网贷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无助中选择了沉默。在这个法治社会里,没有人有权力用羞辱、恐吓和暴力的方式对待你,即使你确实存在债务问题,也有权受到基本的人格尊重和法律保护。
当你遭遇暴力催收特别是被P图羞辱时,请勇敢地站出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你不是孤军奋战,每一次维权都在推动行业走向更规范、更公正的方向。
网贷逾期被暴力催收P图威胁,我该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