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遗产继承顺序及分配(民法典遗产继承新规定)
近日,网络上流传一则不实消息,声称“从2020年起独生子女将无法继承父母的财产”。尽管谣言被辟谣,但人们对于独生子女继承问题的兴趣却并未减弱。在广大的80、90年代出生的人中,不少是独生子女。继承父母的全部遗产,在很多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任何悬念。事实真的如此吗?与1985年以来实施的现行继承法相比,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民法典进一步完善了继承规则,包括对继承范围的一般性规定。这对孩子的遗产意味着什么?影响?
门诊问题:
独生子女可以继承父母100%的遗产吗?《民法典》关于遗产范围的规定有何变化?什么情况下可以继承亲戚的遗产?
门诊专科: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
中国法学会婚姻法研究会
执行董事兼副秘书长
雷明光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
姚志斗
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律师
刘辉
专家观点:
从法定继承的角度来看,如果父母没有遗嘱,独生子女很难100%继承遗产。独生子女的第一继承人还包括死者的配偶和父母,他们都有继承权。如果父母想确保独生子女完全继承遗产,立遗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民法典对遗产范围采用一般性规定,包容性更强,开放性更好。
民法典中代位继承制度的适用范围由直系血亲扩大到旁系血亲。最初,代位继承仅限于被继承人的子女。民法典还将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纳入代位继承,使兄弟姐妹的子女也纳入代位继承,即侄子、侄子也可以实现代位继承。
独生子女不是唯一的合法继承人
据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李汉东教授等人2018年测算,截至2015年底,我国独生子女人口为2.246亿,占2015年出生人口的43%。同一时期。这意味着,有数千万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独生子女继承问题。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是独生子女,就可以继承父母的全部遗产。这通常是由于不熟悉相关法律造成的。”北京振邦律师事务所律师刘辉表示,如果父母没有立下有效遗嘱,根据民法典规定,与独生子女一起继承顺序第一的继承人还包括配偶。以及死者的父母,他们都有继承权。
《民法典》第1127条规定,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其次为配偶、子女、父母;其次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一级继承人继承,二级继承人不继承;如果没有一级继承人,则由二级继承人继承。
“根据《民法典》,从法定继承的角度来看,如果父母没有遗嘱,独生子女很难100%继承遗产。”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婚姻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雷明光说。以房产继承为例:如果房产是父母婚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如果父亲去世,父母各拥有房产的50%,属于父亲的房产一半使用作为继承。有四个继承人:母亲、儿子小王和祖父。奶奶,他们四人将分别继承父亲25%的财产;如果爷爷奶奶后来去世了,他们继承的部分财产将由小王父亲的兄弟姐妹(姑姑、叔叔、叔叔)继承。如果母亲去世,情况也是如此。另外,如果小王的母亲在父亲去世后再婚,小王的继父作为母亲的配偶,也可以继承母亲的遗产。没有遗嘱的,按照民法典的规定继承。具有继承权的家庭成员的死亡顺序、家庭成员的构成、家庭是否重组等具体因素,都会影响独生子女能否完全继承父母的遗产。
“如果父母想确保自己的独生子女完全继承遗产,立遗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雷明光说,很多人不习惯在遗嘱中处理遗产,甚至忌讳立遗嘱,因为认为不吉利。事实上,遗嘱非常重要。父母立下遗嘱来处理遗产,可以帮助后代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订立遗嘱不仅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置财产,还可以避免因子女、亲戚争夺继承权而造成家庭不和等问题。如果子女不孝顺或其他原因,父母也可以通过遗嘱将部分或全部财产转让给子女以外的其他人。
继承游戏装备或许不是开玩笑
80后、90后群体成长于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与互联网紧密相连。他们被称为“互联网新一代”。对于他们来说,社交账号、游戏装备、互联网财产等等对他们来说都很重要。它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民法典》在是否属于继承、能否继承等问题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雷明光表示,随着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财产种类不断丰富,财产形式不断扩大,个人拥有的合法财产变得多样化。1985年以来实施的继承法对继承范围主要采用列举式规定,难以涵盖整个继承范围。民法典对遗产范围采用一般性规定,包容性更强,开放性更好。因此,更容易确定什么是遗产的一部分,什么不是遗产的一部分。
“理论上,‘你将从父母那里继承的只是游戏设备。’”这不再是一个笑话。”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姚志斗幽默回应。民法典对继承的规定是笼统的,具有更广泛的内涵。一些中高收入家庭常见的资产配置,如金融账户、股票、企业股权,甚至网络虚拟财产等,都可以被覆盖,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法律保护。私有财产成功继承。随着互联网进一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很多资产都存储在互联网上,比如支付宝、微信、比特币等,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无疑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但在实践中,社交账号、游戏账号、游戏装备等不能一概而论。能否作为继承来继承,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姚志斗表示,微信、QQ、淘宝等账号在法律上很难被定义为继承。如果你看一下QQ或者微信的用户服务协议,用户只有这些账号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以微信为例,账户内的财产可以继承是肯定的。账户持有人去世后,家属需提供三份证明之一:死亡证明(街道、公安机关或医院出具)、火化证明(火葬场出具)、账户注销证明(公安机关出具)站),以及直接的家庭关系。证明(派出所、街道或居委会出具,必须是直系亲属),向腾讯客服公众号申请继承遗产。在DNF游戏装备传承方面,据腾讯客服公众号介绍,目前100级且拥有神器以上稀有度的装备可以使用装备传承系统进行强化、增加、锻造、附魔、提升祝福值。以及物资装备徽章。转移到继承装备上。
“根据民法典继承部分的规定,判断一个有价值的虚拟账户是否可以继承,要看该继承物是否具有较多的人格属性或较多的产权属性。具有较多产权属性的账户应该能够被继承。”,但反之则不然。继承。”雷明光表示,像Q币、淘宝店这样属性明显的财产当然可以继承,而且事实上,淘宝店目前可以选择死后继承。但微信账号、QQ账号等涉及个人隐私的具有较强人格属性的虚拟财产能否继承可能存在争议,需要根据未来相关法律的出台进行综合考虑和协调。
面对司法实践中关于虚拟财产的认定和继承的争议,刘辉认为,凡是客观上具有一定使用价值或交易价值的东西都应认定为虚拟财产,继承人可以合法继承和使用。她希望立法和司法部门今后能够继续探讨虚拟财产的具体范围和性质,从而为具体的司法实践提供指导,促进对虚拟财产的保护。
侄子可以代表他人继承叔叔的遗产
侄子或侄女可能能够继承叔叔、叔叔和阿姨的遗产;侄子或侄女可能能够继承阿姨和叔叔的遗产。
“民法典中代位继承制度的适用范围,由原来仅限于直系后裔扩大到旁系血亲。”雷明光表示,与继承法原来的第一、第二继承顺序和范围相比,民法典继承部分这方面没有变化。因此,扩大继承人范围并不是指第一顺位继承人和第二顺位继承人范围的变化,而是指通过替代方式扩大继承人范围。本来代位继承仅限于被继承人的子女,但现在民法典把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也包括在内,这样兄弟姐妹的子女也纳入了代位继承范围,即侄子、侄子都可以继承。还实现了代位继承。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继承叔叔、阿姨、叔叔、姑姑、叔叔等亲戚的财产呢?姚之豆举了个例子:小伟小时候父母就去世了,爷爷奶奶也早已不在了。他从小就和叔叔住在一起。他的叔叔从未结婚生过孩子,也没有办理抚养孩子的手续。有一天,舅舅突然病逝,舅舅只剩下小伟一个亲人。那么小伟能否继承叔叔的遗产呢?根据现行继承法,他不属于法定继承人,不能继承叔叔的遗产。不过,根据民法典新增加的侄子、侄子可以代位继承的规定,他可以继承叔叔的遗产。
雷明光表示,民法典法定继承人范围的扩大,不仅是为了解决财富继承问题,让死者的遗产更容易由家庭亲属继承,也体现了国家对私有财产的控制。自然人的遗产,特别是死者的遗产和遗产。尊重死者自由处分私人财产的意愿。其本质是更大程度地保护公民的私人权利,并将公民毕生努力所获得的财富尽可能地留在家庭中。同时,也鼓励家人、亲属秉承中华优秀传统,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尊老爱幼,维护平等、和谐、文明的家庭关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