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串货是什么意思?一文读懂背后的商业逻辑与法律风险
奶粉串货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谓“奶粉串货”,通俗点说就是某些经销商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把原本限定在某个区域销售的奶粉产品,偷偷卖到了其他地区,这类行为通常违反了厂家与经销商之间的区域销售协议。
举个例子:A省的经销商进货了一批某品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这批奶粉原本只能在A省范围内销售,但该经销商却将部分产品转手卖给了B省的零售商或消费者,这种跨区域销售的行为就被称为“奶粉串货”。
为什么会出现奶粉串货现象?
区域价格差异大
同一款奶粉,在不同地区的出厂价、终端售价可能存在较大差距,一些经销商就会利用这个差价,从低价区域大量囤货,再销往高价区域,从中赚取差价。市场需求旺盛
特别是一些进口奶粉,由于供应紧张或品牌口碑好,家长抢购意愿强烈,这也助长了非法渠道的流通。监管存在盲区
虽然大多数奶粉品牌都设有防窜系统(如二维码追溯),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不少漏网之鱼,尤其是通过线上平台、微信群等隐蔽方式销售时,监管难度更大。
奶粉串货有哪些潜在风险?
产品质量无法保障
串货奶粉可能未经过正规冷链运输或仓储管理,存在变质、污染等安全隐患,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维权也会面临困难。售后服务难以落实
厂家通常只对授权区域内的销售渠道提供售后支持,比如退换货、积分兑换、活动参与等服务。串货产品往往无法享受这些权益。扰乱市场秩序
大量串货行为会破坏厂家设定的价格体系和市场平衡,导致正规渠道销售商利益受损,甚至引发恶性竞争。
消费者如何识别是否是串货奶粉?
- 查看包装上的批次码和二维码,用品牌官方app扫码验证真伪;
- 对比购买价格与官方建议零售价,明显偏低要提高警惕;
- 留意是否有区域限制标识,如“仅限XX省销售”字样;
- 尽量选择官方旗舰店、母婴连锁门店或大型电商平台自营店购买。
✅【建议参考】如何防范奶粉串货带来的风险?
消费者角度:
- 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 购买后务必进行防伪查验;
- 如发现疑似串货产品,可向品牌客服举报。
企业角度:
- 加强区域销售管理,设立奖惩机制;
- 引入更先进的溯源技术(如区块链)提升管控能力;
- 加大对经销商的培训和合规审核力度。
📚【相关法律条文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
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七条
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
📝【小编总结】
奶粉串货看似是消费者占了便宜,实则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安全与法律风险,作为家长,在为孩子挑选奶粉时,切勿因一时贪图小利而忽视了品质与保障,而对于品牌方来说,必须建立起更加严密的销售管理体系,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这一乱象。
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经营者,只有坚守诚信、依法合规,才能让整个母婴行业走得更稳、更远。
奶粉串货是什么意思?一文读懂背后的商业逻辑与法律风险,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