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信用卡逾期真的会坐牢吗?有多少人因还不上钱被追究刑事责任?

原创文章内容
近年来,信用卡逾期问题频频引发热议,许多负债人最担心的不仅是征信受损,更害怕"坐牢",但现实中,因信用卡逾期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究竟有多少? 这一问题的答案可能颠覆你的认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数据,2022年全国因信用卡诈骗罪被判刑的案件约1.2万件,其中真正因"单纯逾期"入狱的比例不足5%,绝大多数案件的核心问题并非"还不上钱",而是持卡人存在恶意透支、伪造资料或故意逃避债务的行为。

信用卡逾期真的会坐牢吗?有多少人因还不上钱被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对信用卡逾期的定性存在关键分水岭

  1. 民事责任:若因失业、疾病等客观原因导致逾期,银行通常通过催收、起诉追偿欠款,持卡人只需承担违约金、利息等经济责任。
  2. 刑事责任:当持卡人存在"非法占有目的"(如透支后失联、转移财产、伪造消费记录),且单卡逾期本金超过5万元,经两次有效催收后仍超3个月未还,可能构成《刑法》第196条的信用卡诈骗罪

值得注意的是,法院对"恶意透支"的认定极为谨慎,在一起典型案例中,张某因透支8万元后更换手机号并逃离居住地,被认定为"逃避催收",最终获刑1年;而李某虽欠款15万元,但因主动与银行协商还款计划并每月部分偿还,未被追究刑事责任。


建议参考

  1. 切勿失联:即使暂时无力还款,也应每3个月主动联系银行说明情况;
  2. 保留证据:留存收入证明、医疗记录等材料,证明非主观恶意逾期;
  3. 优先偿还本金:当多张卡逾期时,优先处理单卡超5万元的账户;
  4. 善用协商政策:《商业银行信用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允许个性化分期协议,最长可分5年偿还。

相关法条

  1. 《刑法》第196条: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50万以上)处5-10年有期徒刑。
  2.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明确"非法占有目的"的6种情形,包括明知无还款能力而大额透支、使用虚假资信证明申领信用卡等。
  3. 《民法典》第679条:借款合同纠纷属于民事案件范畴,与刑事责任严格区分。

小编总结
信用卡逾期本身不会直接导致坐牢,真正触发刑事风险的是"恶意透支"的主观故意,数据显示,每10万逾期持卡人中仅有约3人因涉罪被判刑,与其担惊受怕,不如把握三个原则:不逃避沟通、不伪造信息、不转移资产,法律惩治的是欺诈行为,而非暂时陷入困境的普通人。主动解决问题,永远比被动等待更有价值

信用卡逾期真的会坐牢吗?有多少人因还不上钱被追究刑事责任?,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967997.html

信用卡逾期真的会坐牢吗?有多少人因还不上钱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