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精神损害赔偿是什么意思

合飞律师1个月前(05-23)普法百科3
法律解析:

是指自然人在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受到侵害,导致其精神痛苦,而依法要求人通过财产等方式进行救济和抚慰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

其具有以下重要特点和作用:

1. 补偿性:弥补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精神痛苦和损失。

2. 抚慰性:对受害人的精神起到抚慰的效果。

3. 惩罚性:对侵权人的侵权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惩罚,以防止类似行为再次发生。

司法实践中,确定赔偿的数额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如侵权人的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经济能力、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等。

例如,在一些严重的人身伤害案件中,受害人可能长期遭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此时法院可能会判决较高数额的精神;而在一些轻微的侵权行为中,精神赔偿的数额可能相对较低。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六条

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格权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受损害方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不影响受损害方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945637.html

精神损害赔偿是什么意思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