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借钱利息多少才算合理?别踩红线!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借贷关系非常常见,无论是朋友之间周转几天的应急借款,还是亲戚间大额资金的临时借用,很多人都会约定一定的利息作为回报,但问题来了——个人借钱利息多少才算合法、合理? 一旦超过标准,会不会变成“高利贷”?借出去的钱还能不能要回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个人之间借钱,利息到底怎么算?
很多人以为,只要双方自愿,借钱收多少利息都可以,其实不然,我国法律对民间借贷的利率是有明确限制的,尤其是在2020年《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新的司法解释后,民间借贷的合法利率上限有了更清晰的规定。
目前司法保护范围内的年利率上限为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以2024年为例,一年期LPR为3.45%,那么四倍就是13.8%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个人之间的借贷年利率不超过13.8%,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而一旦超过这个数字,超出部分将不被法院支持,甚至可能涉嫌违法。
举个例子:
小王向朋友小李借了10万元,约定年利率20%,一年后还本付息共12万元,如果到期小李赖账,小王起诉到法院,法院只会支持按13.8%计算的利息,多出来的6200元法院不会判给小王。
没有写明利息怎么办?
朋友之间借钱碍于情面,或者出于信任,往往只是口头约定,甚至连借条都没有,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明确写明利息,根据法律规定,视为无息借贷,也就是说,即使你后来想要利息,法院也不会支持。
建议大家:
- 借钱时最好签订书面协议;
- 明确写清楚金额、期限、还款方式;
- 如果要收利息,务必注明年利率或月利率,并控制在合法范围内。
超过法定利率就是高利贷吗?
这里要澄清一个误区:并不是所有超过13.8%的利息都属于高利贷,所谓“高利贷”,是指远高于正常水平、具有剥削性质的借贷行为,如果一方利用对方急需用钱的心理,设定极高的利率(比如月息10%),并伴随暴力催收等非法手段,那才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或其他刑事犯罪。
但如果只是普通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即便约定了较高的利率,也只是超过部分无效,本金和其他合法部分仍然有效。
✅【建议参考】如何安全地进行个人借贷?
- 写借条:哪怕是熟人借钱,也一定要写明借款人、出借人、借款金额、借款时间、还款期限以及是否支付利息。
- 利率合法化:尽量控制在LPR四倍以内,避免日后维权困难。
- 保留转账凭证:建议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留下记录,避免发生纠纷时无法证明实际借款事实。
- 必要时公证:对于较大金额的借款,可以考虑办理公证手续,增强法律效力。
- 警惕套路贷和非法放贷:如果对方要求签署空白合同、虚增债务、暴力催收等,应立即报警。
📚相关法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修正)》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四倍的除外。”《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非法经营罪中规定,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许可,从事非法放贷活动,情节严重的,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个人借钱利息多少才算合法?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利率上限,虽然私人之间可以自由约定利息,但超限部分不仅不受法律保护,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在借钱之前,务必要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据。
不管是借钱给别人,还是向别人借钱,都要理性对待,既要保障自己的权益,也要遵守法律底线,毕竟,感情归感情,法律归法律,一次错误的约定,可能毁掉一段多年的情谊。
📌如果你身边有人正在考虑借钱或者已经被高额利息困扰,不妨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也许能帮他们避开一个大坑!
民间借贷 #个人借款利息 #合法利率 #高利贷认定 #借钱注意事项
个人借钱利息多少才算合理?别踩红线!,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