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多少钱不还能立案
在日常生活中,借贷纠纷屡见不鲜。一旦借款人不偿还贷款,债权人往往会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究竟贷款多少钱可以不还而立案呢?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帮助您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下面随着法百网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贷款多少钱不还能立案?
《刑事诉讼法》第108条第1款规定,对犯罪案件的追诉,应当自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算计算追诉时效。对于普通刑事案件,追诉时效为5年。而对于金融诈骗罪,追诉时效则为20年。
超过5年(普通刑事案件)或20年(金融诈骗罪)未予追诉的贷款,债权人将不能再通过刑事诉讼的方式追究借款人的刑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追诉时效的起算点应从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如果借款人有连续不还款的行为,那么追诉时效的起算点将从最后一次不还款之日起计算。
二、贷款金额较小是否构成犯罪?
虽然追诉时效存在期限,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贷款不还的行为都无需承担法律责任。《刑法》第196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于贷款金额是否构成犯罪,通常由以下因素决定:
贷款金额的大小:一般而言,贷款金额越大,越容易构成犯罪。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如果借款人有足够的还款能力,但故意不还款,则更容易构成犯罪。
借款人的主观意图:如果借款人在借款时就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则更容易构成犯罪。
如果贷款金额较小,但符合上述因素,也有可能构成犯罪。
三、诉讼时效与诉讼时效中断
除了追诉时效外,还存在诉讼时效的概念。诉讼时效是指自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保护的期限。借贷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
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则诉讼时效将中断。中断后,诉讼时效重新计算。这意味着债权人可以在诉讼时效中断后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