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有人打电话说是档案室,这到底是真是假?
最近有不少网友反映,自己在网贷逾期后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某平台档案室”的工作人员,说要催收欠款,甚至威胁会上报征信、走法律程序,很多人一听到“档案室”这个词就慌了神,以为真有什么神秘机构在处理自己的债务问题。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档案室”这个词汇本身并不属于某个特定的法律部门或执法机关,它更多是公司内部用于管理文件资料的一个部门称呼,而在网贷逾期的情况下,所谓“档案室”打电话给你的人,大概率只是第三方催收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们为了降低被投诉的风险,故意用一些听起来“高大上”或者“官方”的头衔来包装自己。
这些催收人员往往打着“内部处理”、“系统归档”、“影响征信”等旗号,试图通过心理施压让你尽快还款,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什么特殊权限,也不具备强制执行或立案的权利。
我们还要警惕的是,有些不法分子会利用网贷逾期人群的心理弱点,冒充“平台工作人员”进行诈骗,诱导你转账到所谓“安全账户”或提供个人信息。一旦轻信,可能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信息泄露风险。
建议参考:
- 保持冷静,不要被吓住,任何自称来自“档案室”、“风控部”、“内审中心”等说法都可能是催收话术,切勿盲目相信。
- 核实身份,如果你不确定来电者是否真实,可以拨打平台官方客服电话进行确认。
- 保留通话录音和短信记录,这些都可以作为维权证据,一旦遭遇骚扰或诈骗,及时向警方报案。
- 理性面对债务问题,如果确实无力一次性偿还,可以尝试与平台协商分期还款或延期方案。
- 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中明确规定,催收人员不得使用恐吓、侮辱、诽谤等不当方式进行催收,也不得冒用国家机关名义进行威胁。
网贷逾期固然让人焦虑,但更可怕的是在慌乱中做出错误判断,那些打着“档案室”旗号的电话,大多数不过是催收手段的一种。真正合法合规的催收不会以威胁、欺骗的方式对待借款人,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保护好自己,遇到问题冷静应对,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帮助。
记住一句话:不管对方说什么,只要他没有法院传票,就没有权利对你采取强制措施,保持理智,依法维权,才是走出困境的最佳方式。
网贷逾期有人打电话说是档案室,这到底是真是假?,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