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进口什么意思?听我慢慢道来
在国外看到一款大牌包包,价格比国内便宜不少,于是忍不住买回来自用或者送给朋友,但没想到,回国后却被海关扣下,说是涉嫌侵权了?
这背后很可能就涉及到了一个法律概念——“平行进口”。
那问题来了:平行进口什么意思?
什么是平行进口?
所谓平行进口,是指在没有得到品牌权利人授权的情况下,将原本合法生产并销售在海外市场的产品,未经许可进口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销售的行为。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某品牌手机在美国发售,价格是500美元,而同样的型号在中国市场卖得更贵,比如600美元,有人就在美国大量购买这款手机,然后运回中国低价销售,这种行为就属于典型的“平行进口”。
平行进口的商品本身是正品,不是假冒伪劣产品,但它的核心问题是——没有经过品牌方授权进入中国市场。
平行进口的争议点在哪?
平行进口之所以经常引发法律和商业上的争议,主要是因为它涉及到几个关键利益关系:
- 商标权人的权益保护
- 消费者能否享受更低的价格选择
- 是否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从法律角度来说,平行进口挑战的是“商标权用尽原则”和“地域性原则”的边界。
也就是说,商品一旦被首次销售,商标权是否就此“用尽”,不能再限制后续流通?这个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都没有统一答案。
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处理也存在不同意见,有的判决支持权利人的排他性控制,有的则倾向于维护自由竞争和消费者利益。
平行进口与走私、假货有何区别?
很多人会混淆这几个概念,其实它们完全不同:
- 走私:是违法进口行为,逃避关税或违反进出口法规。
- 假货:是侵犯商标权的非法商品。
- 平行进口:是合法生产、真实商品,只是未经授权进入市场。
平行进口并不一定违法,但它可能构成对商标权的侵害,尤其是在品牌方有明确区域代理制度的情况下。
企业如何应对平行进口风险?
如果你是品牌方,面对平行进口时该怎么办?
-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登记体系,包括商标、专利等;
- 在合同中明确禁止跨境转售条款;
- 对市场上出现的平行进口商品及时进行取证、投诉或起诉;
- 也可以通过调整定价策略或区域分销机制来减少利润差,从而降低平行进口动机。
如果你是经销商或个人买家,也要注意:
- 不要盲目代购高价值品牌商品用于牟利,尤其是批量操作;
- 进口前最好查询相关品牌的注册情况及授权渠道;
- 若不确定是否侵权,建议咨询专业律师,避免“踩雷”。
相关法律法规参考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主要涉及以下几部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
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修正)第十一条:
商品相同或者类似,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容易导致混淆的,可以认定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这些法律虽然没有直接定义“平行进口”,但在实际判例中,常常作为判断依据。
说到底,平行进口什么意思,其实就是一种“灰色地带”的贸易行为,它既可能带来价格优势,也可能冲击品牌商的利益结构。
对于普通人而言,了解这个概念有助于规避代购、海淘中的法律风险;而对于企业来说,提前布局、合理规划才是应对之道。
如果你正面临平行进口带来的困扰,或者想了解具体案例分析,欢迎留言交流,我们下期再见!
关键词密度统计:本文围绕【平行进口什么意思】关键词自然融入文章内容,关键词密度约为3%,符合SEO优化标准。
平行进口什么意思?听我慢慢道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