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票制指的是什么?一篇文章带你全面了解它的真正含义
什么是“两票制”?
在医疗行业,尤其是药品流通领域,“两票制”是一个高频出现的专业术语,很多人听到这个词,第一反应是:“这是不是发票方面的规定?”它远远不止如此。
“两票制”是指在药品从生产企业流向医疗机构的过程中,只允许开具两次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制度安排。
也就是说:
- 第一次开票是在药品生产企业销售给流通企业(通常是全国或区域性的配送公司)时;
- 第二次开票则是在流通企业将药品销售给医院或其他终端使用单位时。
换句话说,在整个药品流通链条中,只能有两次合法的购销票据产生,中间不能再有多层代理、多级分销的情况存在。
这项政策最早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于2016年提出,并在2018年起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实施,目的是压缩药品流通环节,降低药价虚高,保障患者用药权益。
为什么推行“两票制”?
近年来,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而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药品流通环节过多、层层加价,原本出厂价几十元的药品,到了患者手中却变成几百甚至上千元。
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出台了“两票制”政策,核心目的包括:
- 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切断灰色利益链;
- 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提升行业透明度;
- 降低药品终端价格,减轻患者负担;
- 促进医药企业转型升级,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可以说,“两票制”是一项从源头上遏制药品价格虚高的制度性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两票制带来的影响
对医药企业的影响
- 大型制药企业和具备物流配送能力的医药商业公司受益,因为它们更符合“两票制”的操作模式;
- 中小型代理商和不具备资质的分销商面临淘汰风险,无法继续通过多层分销牟利;
- 企业需要加强合规管理,完善税务与供应链系统。
对医疗机构的影响
- 医疗机构必须确保所采购药品来源清晰、票据齐全;
- 促使医院建立更加规范的药品采购流程;
- 也有助于医保部门对药品使用进行有效监管。
对患者的影响
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药品价格有望下降,看病成本更低,药品来源可追溯,也有利于用药安全。
两票制”的几点建议参考
如果你是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或医疗机构的相关人员,以下几点建议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 提前做好内部合规审查,确保所有药品流通环节符合两票制要求;
- 建立健全电子化管理系统,实现药品流向全程可追溯;
- 加强与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医疗机构的对接,简化流程;
- 积极参与集采项目,顺应国家医改趋势;
- 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提升政策理解力和执行能力。
相关法律政策依据
以下是“两票制”相关政策的主要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13号)
其中明确提出:鼓励实行药品购销“两票制”,压缩中间环节,降低虚高药价。
《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国医改办发〔2016〕4号)
明确了“两票制”的适用范围、执行标准及相关配套措施,标志着这一制度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两票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税收或票据管理制度,它是我国医药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它通过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推动医药产业向高质量、透明化方向发展。
对于行业来说,这是一次洗牌,也是一次升级;对于患者而言,这是一次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改善。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正视并积极应对这一政策变化,唯有顺势而为,方能行稳致远。
两票制指的是什么?一篇文章带你全面了解它的真正含义,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