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价格欺诈怎么处理-(遇到价格欺诈向谁投诉)
消费者遇到价格欺诈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1.与经营者协商2.向消协投诉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4.根据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提交仲裁与经营者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购物是必不可少的日常行为,但有不法商家在日常购物过程中利用价格欺诈手段牟取非法利润。那么作为精明的消费者,遇到价格欺诈时该如何维权呢?针对这些问题,365律师小编为大家做了相关总结。
首先我们要知道哄抬物价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根据国家计委《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号文规定,经营者购销商品、提供有偿服务采取的标价行为或者定价方式,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欺诈行为:
欺诈定价行为包括:
价格标签、价目表等标明的产品名称、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相关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被用作欺骗消费者或他人的手段。由运营商购买;
同一产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个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吸引顾客,以高价结算的;
使用欺骗性、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进行交易;
所标注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优惠价等价格没有依据或比较;
标注折扣的商品或者服务降价销售,折扣幅度与实际价格不一致的;
销售处理过的商品时,未标注处理过的商品及处理过的商品的价格;
以加价赠品形式销售、提供服务时,未如实标注赠品品名、数量或者赠品为假冒伪劣商品的;
购销商品、提供服务时附有附加价格条件,附加条件未标注或者标注模糊的;
其他欺诈定价行为。
欺诈定价方法包括:
捏造原价、捏造降价理由、虚假折扣、谎称将降价或者即将涨价,欺骗他人购买;
在采购、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之前作出价格承诺,但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的;
谎称进销价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经营者,欺骗消费者或者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采取掺假、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数量不足等方式,使数量、质量与价格不符的;
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报为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
其他欺骗性定价方式。
消费者遇到价格欺诈怎么办?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产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失的,可以向销售者、生产者要求赔偿。如果是生产者的责任,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如果是销售者的责任,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提供者请求赔偿。
可见,我国通过法律保护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当消费者遇到价格欺诈时,我们可以首先向销售者要求相关赔偿,销售者也可以要求生产者承担相应的责任。作为一个聪明的消费者,我们不仅要明智地选择产品,还要了解相关法律,以保障自己的权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