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造成死亡什么情况下需要负刑事责任
在交通事故频发的当下,事故造成死亡的情况令人痛心,而何种情况下需要负刑事责任更是备受关注。
一、交通事故造成死亡什么情况下需要负刑事责任
交通事故造成死亡,如果肇事方存在以下情形,通常需要负刑事责任:
1. 肇事方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例如超速、超载、酒驾、毒驾、无证驾驶等,并且其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造成一人死亡的,就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2. 肇事方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即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将面临更严厉的刑事处罚。
3. 事故发生后,肇事方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意图掩盖事故真相,承担全部责任,造成一人死亡的,也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交通事故造成死亡负刑事责任的量刑标准
一旦被认定需要为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负刑事责任,其量刑标准主要取决于具体的情节和法律规定:
1. 一般情况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包括但不限于: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的;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3.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交通事故造成死亡负刑事责任后的民事
即使肇事方承担了刑事责任,也不能民事:
1. 赔偿项目通常包括、、以及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2. 死亡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3. 生活费根据人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总之,交通事故造成死亡是极其严重的事件,涉及到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等多方面的问题。法律的规定旨在维护公平正义,保障受害者及其家属的。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免费问,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